爱的佳肴

爱的佳肴

在老金家住的时间久了,逐渐吃不饱饭。杨季康吃得少算不了什么,对于吃不饱的钱钟书来说,每天饿肚子,那可不是好玩的事。杨季康总是把钱钟书喜欢的食物省下来给他吃,这也解决不了挨饿的问题。两人为什么不跟老金说呢?说了会不会改善一下伙食?

杨季康没有和老金商量,而是打算出去租房自己做饭吃。钱钟书劝杨季康不要这样冒险:“你又不会烧饭,老金家的饭至少是现成的。自己的房间还宽敞,将就着得过且过吧。”

杨季康怎能天天看着钱钟书受罪呢?况且像老金家的饭,她也可以学会做的。她根据报纸上的广告四处找房子,找了好几家,不是太远就是不太好,没有找到理想的。

有一天他们出去探险,发现一个高级住宅区贴有一个招租广告。杨季康壮着胆子去敲门。房东打量了她一番,带着她去看房子。

房子的格局很合理,一厅一室,配有取暖的电炉,有一个大阳台。杨季康站在阳台上,看着外边的大片草坪和花园,真是赏心悦目。杨季康一下看上了这套房子,和房东谈妥了租赁要求,第二天就带钱钟书去看房子。

钱钟书自然高兴,这栋房子地段好,离图书馆和学校都不远,穿过街道就是公园,租金和老金家相差无几,在他们的预算之内。他们与房东达蕾女士签了租房合约。这是一位爱尔兰的女士,脾气不太怪。钱钟书跟老金打了招呼,等房租到期就搬进新房子。

新年过后,他们搬到爱尔兰姑娘家的房子里,对于这一对碧玉般的人来说,拥有一个完全独立的空间,是欢欣不已的事情。

新房间里有一整排崭新的、带有很多抽屉的衣柜,可以放很多的书,这一点两个人都很满意。爱尔兰姑娘的厨房用具对外出租,不管是电灶、电壶,还是锅、盘、刀叉、杯子等都可以租到。

搬完家,他们做了晚饭,终于吃了顿饱饭,虽然饭菜不丰盛,但能吃饱不揪心,吃饱坐下看书有种满足感。这就是人类在饱读诗书时,还要照顾肚子的原因。毕竟人以食为天嘛。

第二天早上,钱钟书悄悄起来,在租来的灶具上为杨季康做早餐,做好后放在小桌子上,然后轻轻唤醒还在熟睡的杨季康起来用餐。书呆子钱钟书还挺用心啊,竟然在清晨给最爱的妻做了第一顿早餐,这也许就是爱的最深表现。对于钱钟书来说,这种表达爱的方式有点特殊,换来杨季康无法形容的感动。也许她跟钱钟书结婚就没想过,这个“拙手笨脚”的人能做出味道极佳、搭配营养的早餐来。早餐搭配有果酱、黄油、蜂蜜,想用面包涂哪种就涂哪种。杨季康从未吃过这样的西式早餐,还享受到如此温暖的服务,心里感动不已。钱钟书把小桌支在床上,把早餐放在上面后,才叫醒杨季康,这种用心的体贴,任铁石心肠的人都会特别感动。何况杨季康是那种贤良淑德的人,怎会不渴望一个人的疼爱和体贴入微的关怀呢?

坐在床上的杨季康开始享用这充满浓情蜜意的爱心早餐,满满的幸福漾上心头,忍不住说:“这是我吃过的最香的早饭。”

这是世上最美的情话,他懂,掩不住心里笑意盈盈。这一笑,就是几十年不改,风雨无阻为她做爱心早餐。一个分不清鞋子左右的人,愿意为心爱的人自愿服务,这种爱,是真爱!

他们在这个温馨、爱心暖暖的房间里,开始比赛谁读的书多。比赛的结果都是不差上下。日子从每一个字眼中溜走,他们送走了时间,留下知识,留下相处时浓浓的情谊,暖意无限,美好无限。

在这里天天吃西餐,钱钟书实在吃不下去了,他开始想念中国菜,最想吃的是红烧肉。杨季康对烹饪一窍不通,为了能让钱钟书吃到家乡菜,她把认识的好友俞大缜、俞大铟姊妹,还有几位男同学叫来,一起研究红烧肉的做法。最后得出正确结论:把肉煮开,倒掉水,加生姜、酱油、佐料,再加水,盖上锅盖炖煮。

方法是对的,可惜英国的酱油除了苦咸,缺少新鲜,英国缺少中国的食材。电炉开足了电力煮了又煮,可无论怎么煮肉都不烂,红烧肉以失败告终。一群大孩子为了吃家乡的红烧肉,在那个居室里七嘴八舌讨论,这道题竟然比哥德巴赫猜想难上千倍。

杨季康没有放弃尝试,为了让钱钟书吃上红烧肉,她又一次买来肉,继续研究做法,这一点小困难怎能难住她。她觉得这道菜肴不应该学不会,怎么可能学不会?她开始回想母亲平时做饭用的火候,后来终于想到文火熬制法。聪明的杨季康买来雪利酒,代替老家用的黄酒。经过对火候的掌握,对调料的掌握,红烧肉终于做成功了。钱钟书在地球的另一端吃到最爱的妻细心研究、烹饪的红烧肉,那激动的心情难以描述,像个孩子一样快活。

成功了这一次,杨季康对自己的厨艺有一点底了,无形中增添了信心。经过不断尝试,她在厨艺上越来越得心应手,她将烹饪红烧肉的方法延伸到其他菜肴上,竟然研究出很多特有的菜。钱钟书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身在异域有了家的感觉。

杨季康不能驾驭的是活虾。她在老家看家里人收拾过活虾,要剪掉须和脚。吃虾需要剪掉这些吗?还是想吃虾仁?杨季康刚剪一下,活虾猛地蹬脚,杨季康吓得逃出去,扔掉了剪刀和虾。正在看书的钱钟书看她狼狈的样子,惊讶地问:“怎么了?”

“我一剪虾,虾痛得抽抽了,以后咱们不吃了吧!”

钱钟书闻言大笑起来:“虾怎么会痛呢?反正我是要吃的,以后我来剪,你来做。”

在洗洗涮涮中,日子一天一天溜走不再返回。杨季康做饭的心情大打折扣,她觉得吃饭真是浪费时间,要是不吃饭就好了。

钱钟书听了杨季康的话,开始寻“辟谷”的方子来用,看看他们能像神仙一样仙风傲骨,不吃不喝吗?

他做这些,是心疼杨季康了。为此他赋诗一首:

卷袖围裙为口忙,

朝朝洗手做羹汤。

忧卿烟火熏颜色,

欲觅仙人辟谷方。

不管做多少尝试,不吃饭总是不可能的。就算是神仙也是要吃仙果喝神水的。从这些生活琐事里,可以看出这两个帅才靓女在英国的生活如此不易。他们相知相伴,知道体谅对方,为对方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