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择一事,执一念,做一生

成义其人,颇有几分“痴性”。在我看来,“痴”代表着对某事的执着,往往能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历经坎坷,依然痴心不改。人必有痴,而后有成。

盏者,小杯也,说白了也就是日常使用的茶具。三十年前,建盏虽然有一定的知名度,却并不是收藏界的主流。建阳水吉镇后井村,这个曾经以出产黑釉建盏而闻名于世的小村庄,当时可以说漫山遍野都是黑釉残片。守着这么块宝地,却没有人发觉它深藏千年的历史价值,而年少的廖成义却对这些五彩斑斓的残片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多年与老盏相伴,他与老盏早已建立了深厚的情感。每每听说某处有好盏,廖成义不论身处国内还是国外,总能第一时间赶到,也舍得拿出资金收藏建盏。那时候所有认识他的人,没有不说他“傻”的。

而三十年后的今天,不知有多少人从全国各地慕名而来,只为一睹他的收藏。藏盏玩盏三十余年,他只在乎眼缘,与审美情趣有关,于历史沉淀有感,唯独不以市场价值论其长短。三十年里,廖成义收藏的建盏琳琅满目,各种器型、类别、大小皆有囊括,不但数量惊人,而且屡见精品。这样规模的收藏为他日后烧制仿宋建盏提供了有力的实物参照。多年的潜心钻研,使廖成义练出了一双火眼金睛,对宋代老盏的鉴别能力也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择一事而终一生,成义痴绝。他说,他这一辈子只喜欢一件事——研究建盏,只专注做一件事,还是研究建盏。创作中,从器形设计到胎釉调配,再到柴窑烧成,他始终坚守传统,为的就是将失传近千年的建盏烧制技艺重现于世,让建盏文化在当代发扬光大。

世界再嘈杂,源于对建盏真挚的热爱,他的内心始终是宁静的。在无尽的喧嚣与刺眼的繁华中,凭着一颗纯粹的匠心,期待时间与技艺的彼此成全,如霜雪寒梅,暗香如故。一片痴心,无声,却超越了时间;无言,便淡然了岁月。

且问何为匠心?我并不敢高谈家国情怀,只是成义身上,始终存着“择一事,终一生”的初心,也带着“终一生,爱一事”的耐心,且怀着“爱一事,忠一志”的素心。成义说自己是一个修行的匠人,人生在世不追求权势或钱财,只痴迷于这一樽樽温润质朴、深沉内敛的建盏。

成义的“痴”,于他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一种心灵的慰藉;于我,则佩服其志向,欣赏其品格。

漫天星河流转,一枝寒梅欲放。心之所至,意之使然。我衷心祝愿他能达成所愿,以传承千年的窑火,书写一段属于他的不朽传奇。

2020年1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