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油滴

二、油滴

油滴盏是黑釉瓷中的名品。釉料中活跃的铁元素会使釉的表面变形,结晶生成点状斑纹,犹如一滴滴落入水中的油,漂浮其上,故称为“油滴盏”。这种点状斑纹,多数为参差不齐的圆形,颜色一般带有金黄色或银灰色,其表面散发着淡淡的金属光泽(因此也有“金油滴”“银油滴”之称),斑点均匀或疏密不一地散落在黑釉为底的釉层上,犹如午夜深蓝天幕中织满了点点繁星。

油滴

乌金釉

油滴烧制技艺比兔毫盏更为讲究,因为斑点会随着温度的高低而产生不一样的变化,在偏低的温度环境中,其形状是无法生成的,而温度若太高,纹路又会熔成条形;而且釉料比较活跃,深受温度、釉层厚度、烧制时间的影响,若控制不好,釉料将向下流淌,并粘底,导致建盏表面形成瑕疵。所以,宋代出土或传世的油滴盏比较少,完整器更是少见。一般来说,带有银色光泽、斑点形如卵状,有一定的金属感、立体感,且清晰度高、疏密适中的油滴盏被视为佳品。

一件被日本奉为国宝级别的油滴盏,现藏于日本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该盏属束口器型,对光有较强的反射力,在阳光的倾洒下斑点表面泛着银蓝光泽,清晰地展现出富有魅力的点状花纹。仿佛晨间的露滴闪耀着晶莹的光芒,璀璨如银河,却又高深莫测,令人惊叹,是仅次于“曜变”的名贵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