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节 制作工序

第六节 制作工序

建窑建盏的烧制兴盛于北宋时期,北宋中期至南宋中期达到巅峰。但经过宋代之后的各种战乱以及饮茶文化的改变等因素建盏逐渐式微,元代以后烧制产量锐减。据资料记载,明代只有极少的烧制产量,此后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逐步走向没落,沉寂了数百年。

沉寂百年的建盏烧制技艺在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逐步的恢复与发展。2011年5月23日,“建窑建盏烧制技艺”被国务院列入第三批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进一步传承与复兴了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

建盏精湛的烧制工艺精髓在于火与土的高度溶解。其独特魅力在于烧制过程中不可预测的天然之雕饰,以及曼妙迷人之色彩,故有“一窑一世界,一盏一孤品”之称,这也足见建盏烧制工艺的难度之高。仅仅就温度来说,烧制过程要对窑炉温度有精准的预测和控制,有时器形烧制变形很可能是温度偏高所致,也有时釉面结晶因温度偏低而无法析晶,结不出绚烂多姿的斑纹。除了温度条件以外,还需要注意坯、釉水和气氛,这些都会严重影响建盏的烧制成功率。所以,需要经过反复的烧制,烧成一件完美作品,必然伴随着大量的废品和次品。

建盏,是在窑炉中经过含有一氧化碳等还原性气体的火焰的燃烧,在1300℃高温下烧制而成。胎体内含有丰富的铁元素成分,在烧制的过程中,会熔合进釉水,直到胎体附着上一层釉面。在所用的釉料配方相同而气氛环境不同的条件下,可以变化出乌金釉、兔毫釉、鹧鸪斑釉以及异毫釉等绚丽多彩的釉面斑纹。

建窑建盏的烧制技艺传承历史悠久,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其烧制流程要经过选陶土、选瓷矿、粉碎、淘洗、配料、练泥、陈腐、揉泥、拉坯、修坯、上釉、装窑、焙烧等13道工序。虽然现代化机械设备的不断发明和更新,极大地提高了烧制的技术,但还是有部分环节离不开手工的制作,所以建盏烧制技艺的发展也是体现了建盏的艺术价值和工艺师的匠心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