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龙窑之“玄奥”
回溯到古代瓷器烧造的时期,最常见的窑炉烧制有圆窑和龙窑两种。圆窑,窑顶平铺展开,前火膛呈半圆形,与窑室相结合,形成一个形如馒头的空间,故也称“馒头窑”。这种窑可以对温度起到很好的调节作用,保温效果佳,所烧造出的瓷器基本都是胎体比较厚实、釉料黏性强的。但缺点是温度升降过慢、耗时过长、气氛不均匀,生成的瓷器容易带有瑕疵。
龙窑,历史悠久,其雏形可追溯至殷商时代,是最古老的窑炉之一。地处山地之中,利用山天然的绵延起伏之形态,用泥砖砌筑而成。整个窑身随山体坡度的走势,形成前低后高的狭长隧道,犹如一条蓄势待发的火龙盘踞山间,故此得名。

“后井第一窑”俯瞰图
建窑建盏在一众黑瓷窑口中脱颖而出,其主要原因在于龙窑烧制的技术。由龙窑烧制的建盏有着油润细腻的表层及变化万千的纹理,实乃天然雕饰而成的精品。能有如此鬼斧神工之力,其奥妙在于窑体构造和烧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