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皇家御用

一、皇家御用

宋朝是一个文学、艺术、戏曲百花齐放的时代。富裕的经济基础让帝王及百姓开始崇尚精致的生活,茶文化因此风靡一时,举国上下视饮茶为平常之乐事,街头巷尾到处飘荡着茶的淡淡清香,再加上宋朝“郁郁乎文哉”的文化气氛,将茶文化推向了更高级的艺术化阶段,茶业因此走向了兴盛。

斗茶,即以比拼技艺的方式来品鉴茶叶的优劣,是一项高雅的艺术鉴赏活动。它对茶叶、茶杯、冲泡方式等都极为讲究。当时,人们将采摘来的刚发芽的嫩茶,用刻有龙凤图案的模具压制成饼块形状,因此名为“龙凤团茶”,其因制作精良而成为极其珍贵的贡茶。饮此茶之前,要先将团茶碾碎成齑粉,过滤后的茶末倒进茶盏,边注入开水边搅拌,使茶叶与水相互交融,形成洁白的茶汤,犹如一朵朵盛开的白花,散布整个盏面。白花若能紧紧附着于盏边,出现“咬盏”现象,此茶便为好茶。

斗茶时,选择表面为黑釉色的茶盏,能将乳白色的茶汤衬托得更加鲜明,使品鉴者能更直观地欣赏茶汤的千变万化。所以,黑釉茶盏成为当时宋朝斗茶风俗的“时尚宠儿”。

建窑能成为驰名中外的宋代名窑,斗茶和蔡襄是功不可没的。蔡襄出生于福建仙游,对于采茶、制茶、品茶甚是精通,曾任福建转运使,精心改制建安茶业的工艺,使其成为进贡朝廷的精品“小龙团”贡茶,将已闻名京城的北苑御茶推向了更高水准,福建茶叶在他的推动下享誉全国。蔡襄对建窑出产的兔毫盏赞不绝口,认为品茗当用此盏为最佳。在他的《茶录》里就有写道:“茶色白,宜黑盏,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其壁微厚,之久热难冷最为要用,出它处者,或薄、或色紫,皆不及也……”可见他对建窑烧制的兔毫盏推崇备至。

在斗茶文化盛行的宋代,蔡襄作为天子近臣,又是茶学家,在朝廷与茶界都有一定的话语权,在他的推动下,加上建窑建盏的器型完美符合斗茶所要求的一切条件,所以建盏成为当时斗茶界盛极一时的茶具。这不仅奠定了其在茶界和陶瓷界的地位,也成为宋徽宗的皇家御用瑰宝。

由出土的建盏文物可见,建窑有烧制专供朝廷使用的建盏,为表特殊还在建盏的圈足底部刻有“供御”或“进盏”字样,表明为皇家贵族专用茶具。这些建盏都是由当时顶级大师亲手烧制的,无论是器型、盏沿、大小还是釉面纹理都有严格的要求,只有精美完整的器型才能上贡朝廷,而一旦烧坏,宁愿销毁也不能流入民间为百姓所使用,百姓家中如藏有供御建盏,会有满门抄斩之祸。

所以,能流传至今的宋朝“供御”款建盏是极其珍贵的。在现代即使拥有先进的烧窑设备,所烧制出的仿古建盏也难与老供御盏相比拟,无法烧出老盏所特有的神韵,就连底部刻印的“供御”,其朴质遒健的字体也是今人难以模仿的。能够得到一件古代建窑烧制出的完整而釉面精美的古盏,已是可贵,而若能得到品相完好、斑纹纤毫毕现的宋代皇家“供御”款古盏,那当为稀世珍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