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

明代所烧制的瓷器在釉色上有别于前代,明代以白瓷为主。从元代开始名声渐响的景德镇,到了明代一跃成为全国瓷器生产中心,朝廷御用窑场就有50家左右,民间自行创办的窑场更是多达近900家,足见当时景德镇烧造瓷器的旺盛局面。

明代青花瓷的类型丰富多样,有碗、盘、瓶、高足把杯等不同种类,器形构造从开始的厚重朴实转变后期的精巧秀逸。明代后期,瓷制的烛台、香炉的普及极大地满足了人们的生活和祭祀需求。除了青花瓷以外,明代还出现了斗彩和五彩等瓷器,斗彩瓷是釉面青花色与不同釉色相互搭配而成的新式瓷器;五彩瓷则是釉面有一层五彩斑斓的色彩的瓷器。

清朝时,生产瓷器的工艺技法已经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在清朝康、雍、乾三朝,社会一直处于稳定繁荣发展的环境,瓷器发展因此进入兴旺时期,烧制技艺也得到更大的进步和更多的创新。工匠师们创造了更多鲜艳明亮的色彩,如墨彩、蓝彩、金彩等,并且在器型的配饰上增添了更多样式,丰富了瓷器造型,使瓷器更加耀眼夺目。后期的瓷器烧造在工艺和创新上有所下降,不如前期烧制的瓷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