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乌金釉
2025年09月26日
三、乌金釉
乌金釉,釉面呈现建盏黑釉的本色,其釉色表面为纯粹的黑而无掺杂任何其他杂质,被视为经典之色。宋代蔡襄《茶录》有云:“建安所造者绀黑,纹如兔毫……”故此也称为“绀黑釉”。
乌金釉釉面外观在烧制后会呈现出两种类型:一种是颜色为墨一般的釉面,这种黑釉可能是因熔烧温度过高,形成黄色气泡,随后又被黑色结晶覆盖,故生成如墨般的黑釉,像深邃的夜空,一眼望不见底。透过其光泽明亮如镜面的釉层表面,可感知其温润漆黑的釉面色泽,整体展现出朴素雅正之美。另一种为釉面黑中泛天青色,形成此种釉色的原因有可能是温度偏低,气泡无法在低温条件下形成,故釉料中活跃的含铁元素无法释放出来,造成釉色不够纯粹,朴素无光而略显呆板、粗糙,却也自有一股质朴遒劲之感。
纯黑色的乌金釉是非常难得的。因铁元素的活跃而难以控制釉色的变化,很容易因掺杂进空气而导致二次氧化,变成异毫。所以,明代景德镇虽已发展出乌金釉,但因烧制难、工艺不够稳定,而没能得到很好的发展。直到康熙年间,引入了进口的原料,带来了一定的稳定性,烧制技艺得到提升,乌金釉的烧造成功率才得以提升。
到了清代唐英督造时,乌金釉的工艺造诣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不仅烧成稳定且在底色装饰上彩绘和描金,使器具釉面更加精美绝伦,更具观赏性。
北宋时,宋徽宗在《大观茶论》中写道:“盏色贵青黑”(青黑,也就是行家说的“绀黑”或“漆黑”,黑得发亮),对绀黑釉提出了一定的审美标准,宋代乌金釉盏底部一般都刻有“供御”两字,由这些出土的建盏文物可见,当时朝廷对乌金釉盏的推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