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实用价值

三、实用价值

自古以来,人们创造的大多数产品都是为了满足人们生活使用需求的,这种实用性也体现在对产品外观的设计上。从建盏的器形上看,整体粗犷浑厚、古朴简约,沿口宽敞,盏壁深厚,圈足偏小,线条将整体器形勾勒得或圆润饱满,或纤细修长。建盏在器形上分为束口盏、敛口盏、敞口盏、撇口盏等几种类型,虽类型不同但都有各自独特的功能。

束口盏是建盏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器形,一直沿用至今。它的盏壁比较厚实,轮廓线条将器形塑造得圆润饱满,握于手中可以感受到胎体带来的厚重感。束口盏的实用性体现在沿口处,在盏口向下大概1厘米处有一条略微明显的注水线,这条注水线是束口盏有别于其他盏型的特征。它的功能是在斗茶时,可以比较精确地控制茶水注入盏中的分量,还能避免水向外溅出,方便斗茶与品鉴之用。沿口向内收缩这一特征,能让品茶者在饮用茶汤时,不易被滚烫的茶水所烫到,而且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使向上升腾的茶香凝聚于鼻尖,从而使品茗者能更加从容地感受茶的独特口感和品闻茶的馥郁芬芳。

敛口盏与束口盏外形相似,整体外观比较厚实饱满,但敛口盏的器形较轻巧,握于掌中能很好契合手掌,使用方便。

撇口盏与敞口盏外形相似,盏口都向外敞开,圈足如束口盏底部一般小,但盏壁线条有所不同。敞口盏的线条以倾斜的方式笔直向盏口延伸,而撇口盏的线条则略有弧度向上伸展。虽然线条的略微变化使建盏呈现出不同的外观,但整体造型还是为了方便茶水集中引向盏中。撇口盏还有一个用途,是供古人分茶。

建盏除了器形外观上的实用功能外,对于品茗也有一定的实用价值,其价值体现在以下几点:

色,使用建盏盛放茶水能使茶水更加赏心悦目。因为建盏釉面各色各样的斑纹与茶水交相辉映,在不同光线的折射下,能变幻出精彩纷呈的色彩。

墨黑的釉色表面如神秘的午夜,一切微光都能反射出灿烂夺目的光芒,仿佛在空灵静谧之中藏有鲜活的生命,等待我们去探索。其实,斑纹所展现出来的“色”是物质反射出来的光芒,并不是物质自身所拥有的色彩。如银斑,似一面镜子,当光照射在上面时,并没有被吸收进去,而是被反射出来,形成银光闪烁的样子。所以,深层次斑纹展示的形状是影像,色彩是光芒,斑纹的变化是“形与色”逐渐转化为“影与光”的演变。

明末清初诗人曹溶的《兔毫盏歌报陈若水》诗中有一句:“建安黑窑天下奇,土质光怪欺琉璃。”曹溶将建盏釉面的斑斓色彩比作晶莹剔透的琉璃,由此可见古人对光在建盏釉面留下的靓丽色彩的惊叹。建盏釉面所散发出来的光芒玄奥深远,仿佛蕴含着大千世界。

活,建盏胎体因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铁带有一定的磁性,能将水自带的微量矿物吸收,具有软化水的质量、使水更加柔和甘甜的功效,因此能在一定程度上使盛放其中的茶汤口感更佳。用建盏喝茶久了以后,能提升茶水的顺滑度,也会提高品茗者对饮茶的品味。因此,古人热衷于用建盏饮茶,将其作为最佳饮茶器皿。

因为建盏具有活水的效用,所以建盏承载各样的酒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将白酒倒入建盏,品尝时会感觉口中的白酒纯度更高、后劲更足,更易使人醉酒。如果倒入红酒,则会发现它能起到醒酒的作用。啤酒在倒入建盏的瞬间泡沫就会被稀释掉。

此外,用建盏喝茶可以起到为人体补充铁元素的功效。有的人误认为建盏釉面有如此绚烂多姿的斑纹是因为含有重金属,其实不然,建盏釉面斑纹都是铁元素在高温熔烧下析晶而生成的,故斑纹是有益人体的铁元素组成的。铁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人类血液中运送氧的血红蛋白,其关键成分就是铁,所以适当地使用建盏喝茶可以为身体补充一定的铁元素。斑纹釉面在经过高温燃烧后也会消除有毒物质,所以用建盏喝茶在一定程度上有益于人们的身体健康。

热,蔡襄在《茶录》中赞道“其胚微厚,熁之久热难冷”,说明建盏因胎体比较厚重、坚固,用于饮茶时,可以使盏中茶汤保持滚烫,而厚实的盏壁具有隔热的作用,便于人们握住茶碗而不被烫到。同时,也因建盏深厚的腹壁能使倾入其中的茶水持久保温,并提高茶汤的碱性,使茶水保持最佳口感,激发和提升茶的香气,使品茗者充分享受茶水的软滑甘甜顺口感,所以,宋人喜爱用建盏斗茶。此外,该盏可以持久保温,以建盏盛茶斗茶者也可以更好地品鉴和评判茶的优劣。

雅,用建盏品茗会让人感受到水与茶相互交融,从而生出甘甜顺滑的口感,让茶的味道充分散发出来,茶韵随着暗香浮动,带给人们清香宁静的感受。这种境界蕴藏在茶香之中,也深藏于古朴雅致的建盏之内,茶与盏的珠联璧合,将茶盏的制作工艺与茶文化的审美情趣结合得恰到好处,成为一个时代的文化特征。

如今,人们对建盏的需求逐渐提高,不仅仅是因为它与茶文化的共生关系,更因这千年建盏所沉淀下来的岁月沧桑。当我们手捧一盏清茶、品茗甘甜润滑的茶汤时,四溢的茶香缭绕心间,细细品味的同时,感受内在的心清如水,令人不禁感叹世间的岁月静好。

宋代·建窑黑釉茶叶罐

口径8.5cm 高7cm 底足4.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