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兔毫
2025年09月26日
五、兔毫
兔毫盏因釉面“纹如兔毫”而闻名。宋代文豪苏东坡与南屏山麓净慈寺的谦师于山水间煮茗清谈时,就曾赋诗“忽惊午盏兔毫斑,打作春瓮鹅儿酒”。茶汤中洁白的乳花与茶盏中形如雪白的兔毫纹融为一体,黑白相映,散发出来的茶香堪比春瓮酿制而成的高档酒香,以此赞叹大师点茶技艺之高超与兔毫盏之精美。
金兔毫
所谓“兔毫”,是因釉料中活跃的铁元素在极高的温度烧灼下,变形产生疏密有致的丝条形状,形如兔毛。但有时也因烧制过程中一些不可控因素的影响,会呈现出粗细、长短毫纹之区别,也会变化出褐黄色、银灰色、褐蓝色等不同颜色,俗称“金兔毫”“银兔毫”等,其中银色带蓝光者为最佳。兔毫盏粗犷中蕴含典雅美,釉色如漆而又晶莹温润,釉面流淌下垂宛如山脉绵延,又如涓涓细流,潇洒自如,浑然天成。盛上茶水的兔毫盏,在变化的光线下,呈现出绚烂斑斓的色泽,惊艳四座。
诸多文人墨客纷纷赋诗赞誉,如宋徽宗《宫词·其七四》诗云:“螺钿珠玑宝盒装,琉璃瓮里建芽香。兔毫连盏烹云液,能解红颜入醉乡。”又有蔡襄在《试茶》中赞道:“兔毫紫瓯新,蟹眼青泉煮。雪冻作成化,云间未垂缕。愿尔池中波,去作人间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