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启探究之旅,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二十四节气

(二)诵读节气歌,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学们,我们学过的《二十四节气歌》,你们还记得吗?让我们一起拍手背诵。

1.齐背《二十四节气歌》。(或者拍手背诵)

让我们一起说一说二十四节气的名称吧,它们分别属于哪个季节呢?

2.清楚现在是什么季节,并进行汇报观察记录。

3.了解二十四节气名称及时间顺序和季节划分。

过渡: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中的农耕文化,古人就是通过二十四节气来指导农作的。二十四节气这项传统文化历时两千多年依然流传至今,直到现在对农业生产还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个最特别的节气—小雪。

(三)了解小雪节气,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小雪”,泛指下得不大的雪;气象学上指24小时内降雪量小于或等于2.5毫米的雪。在二十四节气中,小雪是第二十个节气,在每年公历11月22日或23日,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小雪时值阳历11月下半月,农历十月下半月,是反映天气现象的节令。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这就是说,到“小雪”节气,由于天气寒冷,降水形式由雨变为雪,但此时由于“地寒未甚”,故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此时阳气上升,阴气下降,而致天地不通,阴阳不交,万物失去生机,天地闭塞而转入严冬。黄河以北地区会出现初雪,提醒人们该御寒保暖了。因此“小雪”可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

2.由来

学生交流,小组成员补充。

过渡:在这个传统节气里,有许多资料记录了小雪的由来,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教师补充资料:二十四节气之第二十节气,在11月22日或23日;表示开始降雪,雪量小。《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古籍《群芳谱》中说:“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小雪”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和程度。这个时期虽然开始下雪,但雪量还不大,所以称为“小雪”。

3.你知道哪些关于小雪的常识?

过渡:作为传统节气的小雪也有许多小常识,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从这个节气开始,东北风刮得多了,由于气候虽冷却还没到严冬,很多人不太注意戴帽子、围巾。但“头为诸阳之会”,即头部是所有阳经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风寒。所以,大家一定要戴帽子,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护阳气。

4.小雪民俗我知道

过渡:作为传统节气的小雪也有许多民俗,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分组抢答

腌腊肉:

民间有“冬腊风腌,蓄以御冬”的习俗。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节。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把多余的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糍粑是用糯米蒸熟捣烂后所制成的一种食品,是中国南方一些地区流行的美食。

晒鱼干:

小雪时台湾中南部海边的渔民们会开始晒鱼干、储存干粮。乌鱼群会在小雪前后来到台湾海峡,另外还有旗鱼、沙鱼等。台湾俗谚:十月豆,肥到不见头。这句谚语是指在嘉义县布袋一带,到了农历十月可以捕到“豆仔鱼”。

吃刨汤:

小雪前后,土家族人民又开始了一年一度的“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给寒冷的冬天增添了热烈的气氛。吃“刨汤”,是土家族的风俗习惯;在“杀年猪,迎新年”民俗活动中,用热气尚存的上等新鲜猪肉,精心烹饪而成的美食称为“刨汤”。

观看视频:小雪吃什么?

(2)教师补充

(四)游戏

过渡:我们了解了中华传统节气小雪的习俗后,让我们来做一个小游戏。

1.说词语,抢凳子

游戏规则:

先在大屏幕上展示四字词语,同学速记,然后将印好四字词语的纸条平均分给五个人(背诵说出词语多者优先)。

准备四把椅子,五位同学进行走圈,音乐为令,未坐在椅子上的同学要说出自己手中没有但其他四人手中正有的四字词语,如果未能说出,将被出局,手中的词语纸条将被剩下的人平分;如果说出将进行下一轮游戏。同时这个四字词语将不会再用。

以此推之,只剩下一人时为获胜方。

2.击鼓传花

冰天雪地、鹅毛大雪、冰雪聪明、雪上加霜、雪中送炭、程门立雪、风花雪月、大雪纷飞、雪花飞舞、阳春白雪、报仇雪恨、瑞雪兆丰年、白雪飘扬、白雪茫茫、各扫门前雪。

速记以上词语或短语,相互传球,音乐为令,背着说出以上一个词语加一分,未能说出扣一分,可在班级优化大师上操作。

(五)主题诵读

过渡:此时此刻,我们对小学这项传统农耕文化一定有很多感慨,让我们一起诵读诗歌吧!

1.诵读有关小雪的古诗—《赠刘景文》《问刘十九》。

2.诵读下列谚语。

到了小雪节,果树快剪截。

时到小雪,打井修渠莫歇。

小雪到来天渐寒,越冬鱼塘莫忘管。

(六)习探究方法,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同学们,中华传统节日背后蕴含着许多丰富的知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许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重点了解了二十四节气对我国农耕文化的形成产生的重要而独特的影响;以“小雪”为例,我们还知道了许多节气背后的故事,学到了许多优秀品质。作为优秀的少先队员,我们更加应该热爱中华传统文化,并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积极主动地去了解和探究更多优秀的中华传统文化(详见后附材料)。

小雪晴沙不作泥,疏帘红日弄朝晖。年华已伴梅梢晚,春色先从草际归。希望孩子们珍惜我们现在拥有的每一天,过好当下的每一天,不负自己,不负光阴。

(七)作业超市

1.完成“观察小雪节气记录表”。

2.进行冬天的写绘。

3.设计节气卡。

4.自主探究(大雪、小寒、大寒),完成观察记录表。

5.班级活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大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