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安排】

【拓展安排】

(一)制作节气卡片

(二)实践体验

小雪节气实践作业

姓名:

小雪节气的民俗

腌腊肉

小雪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小雪节气后,一些农家开始动手做香肠、腊肉,等到春节时正好享受美食。

吃糍粑

在南方某些地方,还有农历十月吃糍粑的习俗。古时,糍粑是南方地区传统的节日祭品,最早是农民用来祭牛神的供品。有俗语“十月朝,糍粑禄禄烧”,指的就是祭祀事件。

小雪节气习俗

小雪,在二十四节气中表示降雪的起始时间与程度,进入小雪节气,意味着气温持续走低,开始出现小雪天气,这时的雪呈现半冰半融状态,又称“湿雪”或“雨夹雪”。

小雪与雨水、谷雨等节气一样,都是反映降水多少的节气,它不同于我们日常所指降雪强度较小的小雪。如果说前面节气中白露、寒露、霜降是因气温下降而水汽凝为水珠,再发展到冷凝为霜,那么,小雪则是寒气降至零下凝为雪。从节气名称的变化中可看出古人的活动规律—看天生活,以节气的变化安排生活与农事。

二十四节气是根据黄河中下游地区的季节变化情况而制定,故北方黄河中下游地区的节气物候特点最为明显。小雪节气,北方大地早已封冻,但南方地区正是气温下降明显、天气阴冷状态之时,但尚未至封冻降雪时刻,因此也呈现出南北方不同的生产、生活方式。在过去,北方大部分地区小雪节气以后即开始生火炉、烧暖炕,有的地区则不生暖炕,只有冷天里才烧个火盆御寒。俗话说“小雪封地,大雪封河”。小雪节气时,田里的农活已不多,人们就修补农具,做好牲畜的御寒保暖工作,为来年开春做准备。有的还是继续给小麦浇冻水,做好小麦越冬工作。人们也多盼望此时能下场雪,因为有雪覆盖麦田就省去老百姓浇冻水的麻烦。谚语“麦盖三层被,来年枕着蒸馍睡”“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等,表现的就是人们希望小雪节气以后下雪而滋养保护小麦、冻死害虫的殷切盼望。北方地区小雪节气以后,果农也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杆,以防果树受冻。

北方地区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白菜采用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储藏,尽量择晴天收获。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沟深以白菜高度为准,储藏时白菜根部全部向下,依次并排沟中,天冷时多覆盖白菜叶和玉米秆防冻。而半成熟的白菜储藏时沟内放部分水,边放水边放土,放水土之深度以埋住根部为宜,待到食用时即生长成熟了。

南方大部分地区小雪节气即开始准备御寒衣物、手炉、汤婆之类,同时房内挂棉帘防寒。农田里,一是兴修水利,清沟排水,疏通水道,为来年水稻生长做准备;二是翻地,靠降温消灭藏在地里的越冬害虫。小雪以后,家家户户开始腌制、风干白菜、萝卜等各种蔬菜,以及鸡鸭鱼肉等肉类,延长蔬菜肉类等的存放时间,以备过冬食用。有的人家还会烧糯米储存。如今入冬的腌、风食品已成为商场超市食品架上的美味,其实在过去家家户户都会自己做。

同学们,让我们了解小雪、走进小雪,更好地去了解、传承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为让自己拥有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请在节日期间完成下列作业内容。

1.积累与探究

(1)背小雪谚语(任选三句)

◇小雪收葱,不收就空。◇小雪点青稻。

◇小雪不见雪,来年长工歇。◇小雪无云大旱。

◇小雪晴天,雨至年边。◇小雪见晴天,有雪到年边。

(2)背小雪古诗《夏日怀杜悰驸马》(唐·鲍溶)

(3)了解小雪节气背后的优秀中华传统文化

(三)绘画与写作

小雪节气期间,跟随父母外出时,把看到的美丽瞬间用画笔表现出来,并配上文字说明。也可以夸夸家乡的美丽风光和丰富物产。请同学们结合学过的描写小雪的词句,完成一篇写绘,题目自拟,课上要进行分享评比。

温馨提示:时间、地点、人物要写清楚,主要内容是描绘小雪节气的美丽景色,可以用上比喻和拟人让你的文章更出彩。题目居中,开头空两格,标点符号的使用要正确。不会写的字可以注拼音,也可以查字典解决。写完自己认真读一读,再读给家长听,检查修改后再交予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