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70多年前,我国处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压迫之下,民不聊生。许多先辈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经过艰苦抗战,才终于结束了那段屈辱的历史;众多有志之士的多年奋战,才使我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才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我们需要继承先辈遗志,秉持我国传统文化精神,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贡献力量,“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一)分享名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故事。
(1)根据课下阅读和课外搜集资料,先组内分享名人读书的故事。
小组长组织分享,教师巡视引导,明确在我国的历史长河中,永远少不了这些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先辈们。
(2)请小组派代表分享。(重复的不分享)
选取2~3个小组分享
要求:不仅分享故事,还需要分享这些故事带给你的感受和启示。(从先辈们为国拼搏的精神角度进行分享)
(3)明确先辈们为什么能做到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是中华民族的一种优秀传统美德,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熏陶与感染的结果)
(4)教师总结:我国历史上这些有志之士读书都是为了国家的振兴、民族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
(二)明确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
(1)提出疑问:现在的我们已经拥有了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不需要像先辈们那样在战场上抛头颅、洒热血,那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是什么呢?(引发学生的思考)
(2)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明确我们现在读书的目的到底是什么?(小组长组织有序发言,并得出本小组的结论)
(3)根据小组讨论结果,选取热议观点,展开小组间的辩论会。
辩题预设:读书的目的是什么?
乙方:为了祖国的繁荣和民族的振兴
自由分组,采取自由辩论的方式展开。教师为辩论会主持人,对辩论结果进行评价。自由辩论时间为8分钟。
教师总结:读书为己,也是为国。今天,我们的读书学习就是要树立远大理想,为实现伟大中国梦、为实现中华民族复兴而读书,个人的理想和祖国、民族的梦想要统一。个人的理想只有在为实现祖国、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的前提下,才有真正的意义,才更有价值!这一点,我们的前辈已经给我们做出了很好的榜样和示范,从他们立志报国、实现梦想的事迹中,我们更加懂得了怎样弘扬刚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中华优秀传统精神文化,怎样去读书学习。
(三)制订合理的学习计划书
(1)作为九年级学生,我们即将面临人生的一次巨大挑战—中考。既然国家需要我们青年为之奋斗,中华传统文化也需要我们去传承,那就让我们为自己制订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书,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要求:具体到学习的目标、学习的要求、学习的步骤等,需要有针对性与切实可行性,能够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起到指导作用。
时间:8分钟。
教师在学生制订计划书的过程中巡视指导,并引导学生有所发现和感悟。
(2)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计划书。
(3)教师总结指导。
摆正读书的心态,不为分数、不为名次,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将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为国拼搏的精神贯穿始终,迎着风浪不断前行。
(四)总结
作为21世纪的学生,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我们应该怎么做呢?以天下为己任。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学习是学生的义务,我们要把强烈的爱国之情投入学习中。知识就是力量,没有科学文化何谈报国?出了这道校墙,我们要面对的是社会的纷繁复杂,这是我们单纯稚嫩的思想所必须接受的。只有在校园里学好知识、打好基础,才能在这场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所谓:看世间风云变幻,谁主沉浮?中国,这条东方巨龙已腾飞,振兴中华的伟大任务就由我们来承担。同学们,明天的太阳一定会由我们托起,让这句不朽的名言不再成为空谈,不再成为口号。刚健有为,自强不息,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