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一、激情引入
有人问唐诗是什么?唐诗是春风春雨,是雷鸣电闪,是五岳之尊,是南溟之深,是喜马拉雅的耸立伟岸之高,是巍巍昆仑之苍茫,是空气中的氧,是生命中的水。“天街小雨润如酥”,让我们张开双臂去拥抱,闭上眼睛去倾听,屏住呼吸去感悟—唐诗的灵魂。唐诗中有悲悯情怀,唐诗中有求索思考。太多唐诗口口相传,记载着无数生动传奇。我们诵读唐诗,传承品质,追忆感动。今天,我们就通过这节多元育人整合课,继续去品味中华传统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唐诗。
二、课堂流程
(一)分门别类学唐诗
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课前所搜集的唐诗。小组长做好分工。
(1)组内朗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朗读本组成员搜集的唐诗。
(2)组长组织讨论:按内容可以分为友情诗、思乡诗、边塞诗、借景抒情诗、爱国诗、亲情诗、送别诗等。那么唐诗还可以怎样来分类?
2.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唐诗进行分类。
唐诗分类表整理如下:

预设:诗歌可以分为写景诗、咏物诗等,具体可以按四季来分。
3.师生交流归纳。
(设计意图:通过分类阅读唐诗,感受唐诗的魅力。)
(二)声情并茂诵唐诗
1.走进唐诗,我们走进生活的四季;走进唐诗,我们走进人生的四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像清泉,流进我心窝。让我们进入“声情并茂诵唐诗”环节。
2.小组推荐优秀代表进行古诗朗诵展示。
3.诵读展示要求:字正腔圆,节奏鲜明,感情充沛,感染听众,引起共鸣。
(1)春季写景诗《春晓》孟浩然
(2)夏季写景诗《小池》杨万里
(3)秋季写景诗《山行》《枫桥夜泊》《夜书所见》等秋日诗组
(4)冬季写景诗《江雪》柳宗元
教师过渡语: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明珠,在历史的长河中闪烁着熠熠的光辉。我们一起吟诵着千古流传的伟大诗篇,跟随诗人去欣赏四季风景美丽的轮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如此美妙深情。
(三)领悟诗情品唐诗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美好的诗句越回味,才越觉得意无穷。让我们一起重温那些有关春、夏、秋、冬的诗词之美吧。
1.全班齐诵《小池》。
2.《小池》与什么季节有关?
3.学生介绍有关杨万里的资料。
教师补充: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官员,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中兴四大诗人”,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卒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他一生作诗20000多首,只有4200首留传下来,被誉为一代诗宗。杨万里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称为“诚斋体”。
他的代表作有《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小池》《宿新市徐公店》《闲居初夏午睡起》《新柳》《舟过安仁》等。
4.你知道他写这首诗时是什么感受吗?带着体会读一读!
预设:欣喜欢快。
教师小结:虽然间隔了一千多年,然而当我们今天再次读起这首诗的时候,依然是那么感动,这就是经典,这就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5.秋天,给我们增添了收获的希望;秋天,给我们带来了中秋的月光。清爽的风送走了闷热的夏天,同时也带来了枯黄的残叶、无尽的相思!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山居秋瞑》,感受王维唐诗里的美丽景色和美好情感。
6.请一名学生有感情地诵读。
7.介绍王维的资料。
预设:王维(701-761),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唐朝著名诗人、画家。
王维出身河东王氏,祖籍山西祁县。开元十九年(731年),状元及第,历官右拾遗、监察御史、河西节度使判官。唐玄宗天宝年间,官拜吏部郎中、给事中。
安禄山攻陷长安时,王维被迫接受伪职。长安收复后,被责授太子中允。唐肃宗乾元年间任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以诗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尤长五言,多咏山水田园,与孟浩然合称“王孟”,有“诗佛”之称。书画特臻其妙,后人推其为南宗山水画之祖。
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著作有《王右丞集》《画学秘诀》。
8.《山居秋暝》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预设:对隐居生活怡然自得的满足,也寄托了他洁身自好、高洁的理想追求。
教师引读:那份满足与享受全都寄托在了这自然山水之中,请带着感受读。
9.按照以上两首唐诗的品读赏析方法,小组合作,学习感悟《春夜喜雨》和《江雪》这两首古诗。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学,小组合作,培养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学习方法,通过自学汇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中唐诗文化的魅力。)
三、看图猜古诗
1.课件出示图片,学生通过观察猜出古诗的诗题、作者和朝代,并能背诵诗句。
2.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加分竞猜活动。
四、诗句对对碰
1.课件出示诗句的上半句或是下半句,让学生对出另一半。
2.结合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加分结对活动。
五、课堂总结
教师:同学们,在这次多元育人整合课中,我们学习了中华传统文化中唐诗文化的一部分。我们共同努力,共同学习,共同研究,共同讨论完成了我们自己预定的目标。老师对你们表示衷心的祝贺,在这个过程中,你们每一个人都长大了许多,你们每一个人都有了自己沉甸甸的收获。虽然这次走进唐诗的多元育人课程结束了,但是唐诗之行才刚刚启程,唐诗的大门我们才轻轻叩开,让我们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探索唐诗的奥秘,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