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教师导入,直入主题

1.观看视频《自律到底有多重要》,渲染班会积极氛围。

2.图片展示:被残害的熊。

大家知道图中两只棕熊的来历吗?在1971年,罗马尼亚政府把一对棕熊作为回赠礼物送给了我们祖国,图中这两只活泼可爱的棕熊就是棕熊“大使”的子孙们。众所周知,动物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但是,竟然有人为了验证熊的嗅觉是否灵敏,毫无人性地用火碱、浓硫酸去残害它们。你们看,这只棕熊的舌头已经被烧成了重伤,另外一只棕熊的前脚掌也烧得血肉模糊。多么令人痛心疾首的一幕啊!大家知道该事件的罪魁祸首是谁吗?他竟然是清华大学的高材生—刘海洋。

3.教师引导:头上有无数荣誉光环的刘海洋竟然做出如此缺乏公德的事情,这件事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那我们自己又是怎样的呢?

从几时起,影视娱乐成了我们道不完的话题,怪异的服装服饰成了我们追不完的新奇;从几时起,日夜陪伴我们的教科书成了陌路,老师家长的谆谆教导被我们忽略。于是,迷恋小说、电视,上课说话,课下抄袭作业等现象多了起来。只有注意自我约束、自我教育,我们才能“柳暗花明又一村”。我们这节班会课的主题是:律己修身—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

(二)从古之圣贤身上汲取精神养料

1.再次阅读课前资料,总结概括杨震和许衡身上所体现出的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特点,各抒己见,小组讨论,全班分享。

2.教师总结引导:

自我约束、自我教育便是律己修身,律己修身的最高层次是慎独。什么是慎独呢?从杨震的故事中,你是否已经明白了慎独的含义?所谓慎独,意思是说,有修养的人独自一人时,仍能谨慎地遵守准则,一样不做有背道德的事,而且不产生邪念。而许衡能抵挡住周围友人和环境的诱惑,依照自己的行为准则行事,亦是可赞之品格。他们身上不正体现着我们中华传统之美德吗?

那么我们平时应该怎样做才能算是传承我中华传统文化—律己修身呢?现在让我们一起参与以下这个活动:给你的故事续尾。

(三)给你的故事续尾

活动要求:

1.每个组给一个故事主题进行续尾,组内进行评比,选出最佳的一个故事续尾,参与班级的评比。

2.在给故事续尾时,要思考:你的主人公需要具备怎样的思想品质?你的结尾对主人公个人、他人、社会有什么影响?

主题(预备题单)

第一组:王沛独自在家

第二组:雨中值日

第三组:拾包之后

第四组:瓜地解渴

第五组:香烟的诱惑

(四)评论

故事很精彩,主人公的自我约束力、道德水平是不是一样呢?显然不同,下面我们对每组的故事进行点评吧!

PPT(根据故事内容绘制的漫画):

第一组:没有家人在场,王沛经过思想斗争,最终能够抗拒电视的诱惑,专心写作业。

第二组:在大家都回家了的情况下,李帆能留下来做卫生,并且看到老师的钱包的时候,毫不犹豫冒雨将钱包送还给老师。

第三组:没有人在场,郭蓉在拾到大额钱财时,自觉为失主着想,拾金不昧。

第四组:虽说口渴,一部分人也未经过允许将西瓜吃了,并搞恶作剧。但最后在刘洁的劝说下,众人将瓜皮拾起,去找看瓜人并向其道歉

第五组:乔伟在言语与香烟的诱惑下,最终能抵挡住诱惑。

评选出最佳故事并总结:慎独是一个人修养达到一定境界的标志,也是律己修身的最高境界。在大庭广众之下大家一般不会做坏事,那一个人,在没有人监督的独处情况下又该怎样呢?—不但不能做坏事,而且不能让邪念萌生。

(五)完美,就差这一点

或许我们认为对某些事情已司空见惯,已熟视无睹,甚至已麻木了。可是只要仔细想想,就会发现这些事里有着许多与我们的实际、与我们的文明不合拍的东西。完美,就差这一点!

展示几幅发人深思的漫画图片,指出社会上一些不文明与文明的事例。

学生活动:参与讨论,联系实际,列举我们生活中一些缺乏律己修身的例子。

听到这些例子,你有何感受?我们又该怎么办?

(六)感悟

慎独的精神难能可贵,它是通过后天的自我努力形成的。培养慎独精神并不难,只要在日常生活中时时、处处、事事严于律己,防微杜渐,就能够逐步达到慎独的境界。

好的修养是好的生活的开端,记得有人说过,“你并不曾掌握整个宇宙,但你得掌管好你自己”。相信我们明确了目标,树立了榜样,在亲身经历时,一定会做出正确的选择。

(七)向伟人周恩来学习

(八)倡议(请班长代表班委会、团支部宣读倡议书)

同学们,当我们手中捧着不理想的分数时,我们要怎么办呢?难道我们愿意让家长来指责我们,整天担心着该怎样交代吗?难道我们希望看到老师天天追着我们,而我们又担心受批评吗?难道我们非要等到成绩出来后再去找“后悔药”吗?我们都知道,等到那时就晚了。那我们为什么不趁现在努力起来呢?

据了解,有些同学想努力却无能为力。这时,我们班干部、团员应伸出手来帮助这些同学,让我们加强自我约束和自我教育,为了明天,为了心中的梦想,只争朝夕。再也不要做一个不合格的“和尚”,当一天就撞一天钟了!

所以我倡议向伟人周总理学习:

1.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

2.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

3.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

4.要与自己和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的坚决斗争。

5.适当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地纠正自己的短处。

6.保持自己的身体健康,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

(九)班主任总结

同学们,在这次班会上,大家从中华传统文化中汲取了精神养料,自编故事、准确精辟的评论、发人深省的反思都给了我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你们真的很行,你们有才华、有热情、有判断力、有勇气,尽管故事主人公的自制力有高有低,尽管你们在实际的学习生活中也有放松自我要求的时候,但我相信同学们会从自己创造的主人公身上学到慎独的品质。放下包袱,加强律己修身,做到慎独吧。擦亮青春,让青春的步伐更欢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