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研究头脑(大纲)
论研究头脑(大纲)
本文宗旨:人文科学的研究者,一般地说,需要具备什么样的头脑?为了尝试回答,拟就一个大纲。现不揣冒昧,将其展现如下,如果有意撰写同一类书的人从中吸取一二,则甚幸。年轻学者从中略有所悟,更幸。
第一,有效劳动论:创造力对此负责,避免“好头脑落得一场空”的悲剧。
检验有效劳动(创造性劳动)与无效劳动(拼凑与重复;粗制滥造、弄虚作假)的一个试剂,是看你有何种工作状态:愉快不愉快、美丽不美丽、幸福不幸福。
第二,原创性的最高标志:
自然科学上,有重大发明,或者,预见最终兑现,假设一直不能被证明为伪,即提出的某个假设可信度高。
人文科学上,提出有理据的新范畴与新概念(“有理据的范畴化”;康德提出12个范畴使人类对世界的思考立即走上有序的轨道)以及提出新的模式(认识通过模式发展)。
无中生有——创造的定义。(参见“凭什么中国科学五十年内领先世界?”)
第三,“有效劳动论”也叫做“发现论”:
“你能发现什么取决于你头脑里有多少理论框架”(爱因斯坦?),而不取决于你有多少事实。在这里,《美学语言学》与《语言全息论》的内容,或可作为从科学理论中引出新理论的例子。
哲学、美学、逻辑、百科知识。所谓大手笔,就是指有哲学的、美学的、逻辑的与百科知识的大眼光。所谓简单的大脑,就是指没有大眼光。假问题,就是不懂哲学提出来的问题,分析哲学中常常提到假问题。钱冠连这方面的论文如“语言学家不完备现象”、“外语研究创新略论”或可一读。
第四,智慧不竭论:哲学对此负责。
哲学提供了不竭的智慧与营养:钱的哲学论文8篇为例,仅供参考。避免“江郎才尽”现象。哲学始于惊异,其他的人文学科亦如此(好奇)。
第五,人格论:人品何以与学品正负相关、正负迁移?
一个集合里的一项与整个集合是全息关系,参见钱的“凭什么中国科学五十年内领先世界?”、“人品与学品的正负迁移”、“外语研究四难与学者个人素质”。
智慧→宁静状态→自己与自己的争论+与人切磋。
第六,什么样的评价体系诱导出什么样的头脑。请参考“中国首届外语教授沙龙向我们报告了什么?”中钱冠连一文。评价体系与物质利益过于密切地挂钩,逼出来的功利头脑:以无价值的产出数量尽快兑现职称——房子与票子。
量化之害:讲数量讲出大量的纸质垃圾。老子、庄子如果生在讲数量的今天,连讲师也评不上。
第七,为中国出现学派准备条件。
已经具备的条件:(1)硬引进(原文文献资料)增多;(2)软引进(外语学者的介绍与翻译)增多;(3)后起之秀出现;(4)资金投入加大;(5)学术自由环境小有改善。
出学派的土壤(出学派的条件):(1)有理论意识;(2)有自主的、独特的理论模式;(3)有杰出代表著作及其杰出的代表人物;(4)有强大的后备力量;(5)健全的游戏规则:学术自由,学者之间宽容与尊重;(6)国家加大投入。以上六条中,4、6有改善,1、2、3与5不好。
如何获得1、2、3与5条?人文精神批判:重点批判三点:一、中国文人为真理献身的硬骨头(马寅初、陈寅恪、黄万里、钱锺书)太少,软骨头太多;二、互不宽容,互不尊重;三、对洋理论盲目崇拜,对同胞新理论反应麻木。
第八,方法论上实行重大改造。目前方法论上的重大缺陷是什么?
(1)爱归纳对,不爱演绎就不对了(请参考钱“证伪论与语言研究”);
(2)信事实对,迷信事实就成问题了。休谟:“没有任何绝对真实的理论能够合乎逻辑地由事实得出”;康德:“不能把科学的真理建立在实验的基础上”;“理解力在自然中得不到它的规律,但是它可以对自然规律进行描述”。
(3)安于证实,不知道证伪更可靠:证伪论对学者的心理调教(敢于猜想、假设与迎接反驳;the central virtue of science,as opposed to pseudo-science,is not that it puts forward hypotheses that are confirmed by evidence to some high degree,but that its hypotheses are capable of being refuted by evidence.(Blackburn’S.1994:136)这就是说,理论被证实尚无法安身立命(不是科学真谛),最可靠的倒是被反驳(反而是科学真谛)。
只知道实验可以出大成果,却不知道猜想出来的成果更大,更具震撼力。乔姆斯基的普遍语法、欧几里得几何学、爱因斯坦的相对论、霍金的宇宙大爆炸: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元素周期表,等等,等等,都不是基于实验与观察,都是假设、猜想与预言的果实。
第九,目前理论上的缺陷是什么?
(1)理论意识淡薄;害怕从理论到理论(即从一个理论前提形成另一个理论,亦即“从已知定理人手,逆推”);以为“实践—理论”是唯一的规律;不敢彻底地走完“理论—实践—理论”之路(张后尘)。所谓彻底地走完,便是走“前提理论—实践—新的理论”。(请参考钱“工具性语言的扩展式”)
(2)更无学派意识(可参考钱“学派与学派意识”)。
(3)生怕学术危机与革命,不知道危机是学术前进的契机:库恩:“前科学—常规状态科学—危机—革命—新的常规状态科学—新的危机”。
(4)有专门知识而无思想。
(5)有对象理论,无工具性理论意识。工具性理论:监控理论的理论,帮助取得对象理论的理论。
2002-9-1,于冬收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