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文浅说

墓碑文浅说

在自撰之墓碑文中,T.Jefferson说自己是“美国‘独立宣言’的作者、弗州宗教自由法的作者,弗吉尼亚大学之父”。这是担心后人对他的伟业概括不准,干脆自己动手。好的是按事实报导,不事渲染。

休谟曾在一篇自拟的讣告里说“I was a man of mild dispositions,of command of temper,of an open,social and cheerful humor,capable of attachment,but little susceptible of enmity,and of great moderation in all my passions.Even my love of literary fame,my ruling passion,never soured my temper,notwithstanding my frequent disappointment.”(Russell:A History of Western Philosophy,p.660)予秉性温和,脾气克制,开放随和,乐于社交而愉悦幽默,可以有眷恋,几乎不存仇恨,在我的全部热情中也有节制。即使我的主要钟情之事是爱惜文名,也未曾放纵性子,尽管我经常失望。休谟对自己的哲学业绩只字不提,只说自己的好人品与些微的失望。这是他最后的最小的一篇哲学“论文”。

武则天干脆留下一个无字碑,任后人评说。这不是一个活脱脱女皇当政时的气派、气概与特立独行的延续?在这类自撰之墓志铭面前,后人总是能反思、对照、自勉、自励一番。

李冰父子留下的都江堰工程,被现代的中国人交口赞扬为“三个代表”的杰作。秦始皇等人留下的万里长城,以摆在那里的事实将墓志铭发展为人人口中的“口”志铭,让老百姓口口相颂,让历史学家笔笔相传。

墓志铭是人们将最后一次为自己鉴定、辩护、总结之词留在石头上,让后人评说与挑剔。反正我睡得香香的,管你怎么说。

2009-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