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玉教育治学启示录》简介
《罗振玉教育治学启示录》这本书是由.黄耀明著创作的,《罗振玉教育治学启示录》共有53章节
1
丛书顾问
(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 顾明远 裴娣娜 史宁中 宋乃庆 田正平 叶 澜 钟秉林 朱小蔓...
2
丛书编委会
主 任:张斌贤 委 员:(以姓氏拼音字母为序) 陈时见 程斯辉 褚宏启 杜成宪 范国睿 傅维利 高宝立 郭 戈 贺国庆 侯怀银 黄...
3
教育薪火 传承不息(总序)
钟秉林 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教育一直伴随人类的文明进程在不断发展进步,那些弥足珍贵的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教育人物和事迹,无时无刻不在拨动着教育工作者的心弦。我们...
4
前 言
晚清民国时期,我国出现了一位“书圣”教育家罗振玉。这里的“书圣”不是杰出书法家的称号,而是笔者总结的他有别于其他教育家的突出特点,是指在编辑、出版图书以及撰写著...
5
目录
目 录 丛书顾问 丛书编委会 教育薪火 传承不息(总序) 前 言 第一章 强国首要抓教育,学校管理扛大旗 第一节 校成上海编杂志 第二节 日本考察书教制 第三节...
6
第一章 强国首要抓教育,学校管理扛大旗
青年罗振玉 罗振玉的第一个社会职业应该是私塾教师(或者说是私人幼儿教师)。从1890年在江苏省淮安府山阳县刘氏私塾做私塾老师开始,到1895年在上海创办学农社结...
7
第一节 校成上海编杂志
1898年6月19日,罗振玉在上海新马路的梅福里创办了上海最早的日语学校“东文学社”。制订了学社的招生简章,办学的目的是培养日语翻译人才,最终可以翻译日语农业书...
8
第二节 日本考察书教制
1901年12月14日,罗振玉奉张之洞、刘坤一两位总督之命去日本考察,除考察农业之外,还主要考察了教育事务。当时罗振玉是考察团的团长,成员有两湖书院监院刘洪烈和...
9
第三节 执教江苏师范兴
1904年7月,原湖北巡抚端方调任为江苏巡抚,经过上海,会见了罗振玉,并聘任他为江苏教育顾问,还委托他在苏州创建江苏师范学堂。因为罗振玉在1902年考察日本教育...
10
第四节 调职学部谋邦事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上奏请求立即废除科举制度,以便推广学堂。清政府批准并要求在1906年开始废除科举。1905年底就成立了学部来管理全国的教育事务...
11
第二章 学校教育重趣志,实践探索成大师
罗振玉大篆书法 在学校教育方面,罗振玉在教育管理工作上做出了突出的成绩,那么他自己所接受的学校教育又是怎样的呢?这一章,我们就来了解一下他从幼儿园到中学这一阶段...
12
第一节 施教因材早有成
罗振玉1866年8月8日出生,小罗振玉十分聪颖,表现出非同寻常的智力水平。他的私塾老师叫李岷江,字导源,也是他父亲罗树勋的授业老师,是一个山阳县的拔贡生。所谓拔...
13
第二节 考中秀才展志趣
1881年,罗振玉16岁了,开始学习写八股文。4月时,大哥和二哥去上虞县参加童子试(科举中录取秀才的考试),这个时候罗振玉只能写半篇八股文,也跟着哥哥去尝试参加...
14
第三节 透察科举写人生
对于科举,罗振玉的看法与哥哥罗振鋆的不同。哥哥认为要振兴门户非得从科举下手不可,所以狠下功夫。而罗振玉似乎对科举不抱有多大的期望,他认为参加科举考试,考中与否完...
15
第三章 爱国救世整乾坤,独扶农教立本根
中年罗振玉 19世纪末,正值而立之年的罗振玉做出了一个决定,从而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这时的他才真正地站了起来,开始凝望远方,从此他走上了开拓现代农学的道路,...
16
第一节 振兴农业固国基
1894年,此时身在江苏省镇江府丹徒县的罗振玉已经29岁了,一家生活艰难,而家里发生的不幸更是让家境雪上加霜,让罗振玉愁眉苦脸。先是这年夏天他母亲范氏身体虚弱而...
17
(一)被推荐参加经济特科考试
经济特科是清末新政特设的科举制科,是选拔“洞达中外时务”人员的科目。由贵州学政严修为破格求才仿乾隆年间的博学鸿词科而开设的。湖南巡抚陈宝箴急于招揽人才,就推荐罗...
18
(二)被询问振兴农业的措施
这时端方任直隶霸昌道,管理京师农工商总局,写信问罗振玉如何振兴农业。罗振玉献策说,应该兴修北京附近的水利设施。后来他提出的这一措施得到了端方的采纳并实施。虽然在...
19
(三)所办学农社被作为榜样在全国推广
1898年的7月4日,光绪皇帝采纳了康有为的建议,颁发诏书,命令地方官振兴农业,并让两江总督刘坤一咨询《上海农学会章程》并送到总署,又命令各省学堂广泛翻译国外农...
20
(四)学农社没有被关闭,《农学报》没有被封
因为变法失败,当时朝廷封禁了各种涉及政治的学会和报馆,把蒋斧也吓得坚决主张解散学农社、关闭报社。但是罗振玉上书两江总督刘坤一请求把报馆移交给农工商局,刘坤一回信...
21
第二节 编印丛书恰得宜
1901年,为了促进农业发展、农民增收,维持学农社和《农学报》的开销,罗振玉把他们历年所翻译的农书编辑在一起出版,名为《农学丛书》,署名是江南总农会,在1900...
22
第三节 整顿校风兴鄂教
1900年秋天,正在筹措学农社和《农学报》经费的罗振玉突然接到湖广总督张之洞的电报,说请他去武昌任湖北农务局总理,罗振玉回电报说,现在报馆太忙不能离开。但是张之...
23
第四节 考察日本望平齐
1900年,罗振玉被湖广总督张之洞聘任为湖北农务局总理兼湖北农务学堂监督,在整顿农学学堂过程中展示了他的农务管理才能,得到了张之洞的赏识和信任,从此踏上了仕途。...
24
第四章 交友诚挚须同志,团结合作济大事
罗振玉(右)与王国维 罗振玉在教育方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他那些志同道合的朋友。 罗振玉的一生结交的朋友不少,然而可称为挚友的并不多。古人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25
第一节 正直爱国路山夫
路岯(1839—1902),字山夫,号笑逢,又称清虚道人,陕西周至人。他在北京出生,后来跟随父亲到南方读书,他的曾祖父、祖父、父亲、叔父都通过科举考试做了官,所...
26
第二节 欲整吏治邱崧生
邱崧生(1858—1905),江苏山阳[1]人,字于蕃,又字海几,号啬庵,后改名宪。著作有《邱氏家集》《山阳邱氏文徵私记》《高先生行状》等。他家是从明朝初年由浙...
27
第三节 醉心西学刘梦熊
刘梦熊(约1857—1905),本名刘明远,一名孟熊,字渭清(或写作渭卿、蔚青、味青),又字坦茵,号蕙圃。清代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是清末小说家刘鹗的哥哥。曾...
28
第四节 英雄所见刘铁云
刘鹗(1857—1909),谱名刘震远,原名刘孟鹏,后更名为刘鹗,字云抟、铁云、公约,号老残,笔名“洪都百炼生”,江苏丹徒(今镇江市)人,清末著名文学家、金石学...
29
第五节 同舟共济蒋伯斧
蒋斧(1866—1911),又名蒋黼(或作黻),字伯斧,人称斧公,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室名为已学庵,曾任清代学部候补郎中。他是金石学家蒋清朔的儿子。 蒋斧是罗...
30
第六节 终生知己王国维
王国维(1877—1927),原名王国桢,字静安、伯隅,号礼堂、观堂、永观,谥号忠悫,浙江省海宁人。他是中国近现代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 1877年12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