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人之美藤田君
藤田丰八(1869—1929),号剑峰(一说是他的字),日本德岛县人,日本东洋史学家、南海史西域史学家。清末至民国在中国工作长达17年。
1895年,他于东京大学文科汉语专业毕业后,在早稻田大学、东洋大学执教。1896年与人合办东亚学院,同时创办《江湖文学》杂志。1897年《江湖文学》停刊,出版了《支那文学史》《先秦文学》《支那文学大纲》。这一年罗振玉的学农社及《农学报》需要招聘翻译人员,他应聘来到上海《农学报》社,进行日本及西方农业书籍的翻译工作。在藤田丰八眼里,只比他大3岁的罗振玉是一个有济世思想和革新精神的大学问家和实干家,所以他追随罗振玉在中国共同奋斗了十几年。在罗振玉眼里,藤田是一个豪爽诚实的人,谈到中日唇齿相依的邻国关系,甲午战争给两国带来了伤痕,罗振玉希望今后努力维护友谊,共同为东亚和平而努力,藤田丰八很赞同,认为中日两国的亲善交往应该从士大夫开始,于是向罗振玉介绍到中国游历的日本学者。但因为语言不通,藤田认为应该先互通语言,这样才能更好地相互交流,于是罗振玉采纳了他的建议,在1898年6月19日在上海新马路的梅福里创办东文学社,最初的目的是教授日文,培养日语翻译人才,翻译农学书籍。并聘请藤田丰八负责教务,让他的朋友田冈佐代治(号岭云)任助教,上海日本领事馆副领事诸井六郎和书记船津辰一郎任义务教员。这样培养了王国维、沈纮、樊炳清等人才。
1902年罗振玉受洋务派大臣沈曾植的聘任做了南洋公学东文科(相当于日文系)监督(大概相当于系主任),他推荐藤田丰八做了总教习。藤田在这里工作了6年。
1903年11月,罗振玉因两广总督岑春煊的聘请做了两广教育顾问,藤田丰八作为罗振玉的顾问跟随他,住进粤秀书院。
1904年7月,罗振玉被江苏巡抚端方聘请做了江苏教育顾问,12月他创立了江苏师范学堂并任监督(相当于校长),他仍然推荐藤田丰八做总教习。
1909年,罗振玉任京师大学堂农科监督,还是让藤田丰八做总教习。藤田通过罗振玉在北京阅读了伯希和所得的一部分敦煌经卷,写出《慧超往五天竺国传笺释》一书并在北京出版,这样藤田成为在西域史研究方面的专家而名闻欧洲汉学界了。
1911年10月辛亥革命爆发,革命党人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军政府,罗振玉觉得局面对他很不利。有一天,日本本愿寺住持大谷光瑞派他们在北京的僧人劝罗振玉去日本,并愿意把他的房子借给罗振玉一家居住;这时北京的日本朋友内藤、狩野、福冈又联名来信,请他去日本京都,并说罗的藏书可以寄存在大学图书馆,京都的住处已经着手准备。日本有两个地方可以选择,罗振玉正犹豫不决时,好友藤田丰八为他反复分析后建议他接受内藤等友人的邀请去京都,并说让本愿寺为他携带的书籍和文物做担保运输到京都,到京都后再付运费。这样罗振玉才决定去日本。藤田先回国为他筹备一切事宜,大约在12月初罗振玉到达神户,藤田丰八等人已经在那里迎接,当天就到了京都的住处。可见是藤田帮助罗振玉到日本避难的。这样罗振玉才有8年的空闲时间和安定的环境做学术研究,他除了闭门写书以外,就是访求日本人所收藏的书并影印流传。先后编著了《齐鲁封泥集存》、《流沙坠简》、《殷墟书契》(前后编)、《殷墟书契菁华》、《秦金石刻辞》、《唐风楼秦汉瓦当文字》、《四朝钞币图录》、《蒿里遗珍》、《历代符牌图录》、《唐三家碑录》、《铁云藏龟之余》、《五十日梦痕录》、《古器物范图录》、《殷墟古器物图录》、《高昌壁画菁华》、《石鼓文考释》、《古镜图录》、《隋唐以来官印集存》、《鸣沙石室佚书续编》、《梦郼草堂吉金图》、《恒农砖录》、《芒洛冢墓遗文续补》、《六朝墓志菁英》、《两浙佚金石集存》、《鸣沙石室古籍丛残》、《云窗漫录》、《殷墟书契考释》等图书,这些著作占罗振玉一生著述的很大一部分,这个时期他走上了学术的巅峰。而且有些书如《流沙坠简》《殷墟书契考释》等影响很大,奠定了他在学术上的崇高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