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教江苏却被逐
1904年,罗振玉任江苏教育顾问,11月在苏州创立江苏师范学堂,1905年罗振玉在苏州城内购地建房奉养父亲,但是房还没建成他父亲就去世了。
罗振玉请假回淮安安葬了父亲并打算守孝100天,到1906年春,守孝百日还没有到,想不到苏州教育会乘机攻击罗振玉,有人以会长张謇的名义在报纸上刊登文章,说罗振玉新建的房屋占了学校用地。
罗振玉知道这是苏州的有势力、有名望的人对他的报复做法,当时江苏师范学堂建校、招生时,江苏巡抚端方提出招生主张:这所学校虽然是为江苏而建,但是江苏和苏州是一个省的,不应该分得那么清楚。于是罗振玉采纳端方的建议,凡是有想考的,一律凭文章录取。因此苏州有钱有势的乡绅对他不满,而乡绅们想通过“拉关系”“走后门”“通关节”等手段让罗氏招收自己的子弟入学,但是因为人力、财力有限,招生名额有限,罗振玉拒绝了,所以苏州乡绅更恼怒。当时俞樾老先生还健在,已经85岁了,是罗振玉的前辈,影响很大,学生很多,他住在苏州。罗振玉本打算去拜见他,但是听人说这位老先生习惯请别人帮他办事,考虑如果见面后让他办事,也不好拒绝,所以就没有去拜见,这件事也可能是让苏州的乡绅们报复他的导火索,想把他弄下台。
罗振玉与张謇都投身农学和教育事业多年,关系很好,所以不愿意与他们计较,于是就给朱按察上书,说明建房用地是他买的官方所卖的地,不是学校用地,学校用地已经用围墙围住。所以并没有侵占学校用地,事情很明白,清者自清,不用去争辩。他原打算迎接父亲等一家老小来苏州居住,现在父亲已经去世,他愿意把房屋捐献出来。朱按察一向主持正义,以前早就听说过苏州乡绅的事,这次接到罗振玉的书信更是气愤,于是不接受罗振玉的捐赠,而是用官款偿还了买地和建房的费用。杭州的汪诒年也为罗振玉打抱不平,他说:苏州教育会已经登报诬蔑中伤,如果不公开澄清,那么人们会认为事实就是他们所说的那样,于是代罗振玉写了一份答辩文章发表在报纸上。苏州教育会达到了逐客的目的,自知所言有违事实,所以没有再说什么。
而这件事让罗振玉非常伤心,他为苏州教育贡献这么大,整日殚精竭虑,到头来连建一所家宅都不行,而对于这次乡绅造谣中伤的事情,罗振玉的很多苏州朋友都没有出来说一句话,所以他守孝百日期满就立即去苏州辞职。虽然苏州巡抚端方和按察使都出面挽留,但是他坚决辞职,此后的一生中再也没去过苏州。
从罗振玉的苏州伤心事可以知道,如果任由官场的污浊之气或社会上居心不良的人妄论教育、污蔑教育工作者,那将会对学校教育带来很大的伤害,影响教育的顺利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