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丰县白雀寺考》碑碑文校注

二、《宝丰县白雀寺考》碑碑文校注

重修伽蓝殿记·宝丰县白雀寺考

白雀寺[1]之建也,其来久矣!代废代兴,颠末无据。邑志[2]谓宋熙宁五年尼真秀建,洪武十五年妙然重修,然而亦未有考也。今佛殿前后所存者,止大齐天保四年及十年两碣[3]耳。夫天保纪元[4],乃北齐文宣帝高洋之年号也。历隋、唐、五代、宋、元,迄我皇[5]明,今已一千七十一年矣。世代辽远[6],风雨摧凌,龛[7]中俱无完佛,石上字难识认。侍佛者不曰道民[8]某,则曰邑子[9]某,又曰佛弟子某,即今信士信女之说也。而寺之名不一见。独西南隅有僧塔八座,其一则宋时重海和尚之塔,至今亦四百七十五年矣。以宝元二年而为僧,以皇祐三年而物故[10],或者不察[11],谬目之尼姑,盖[12]塔有“俗姓张氏”四字误之也。此时,前牧[13]天章阁待制[14]王公方腾,奏以院额,请仁宗赐额为“慈寿院”,犹未有寺之名也。弟重海殁后而始以院名,则其先果何名,渠果何处剃度为僧耶?又殿前一石柱,宋政和五年[15]王贵等所建,篆曰:香山差白雀寺住持立。岂在仁宗朝为院,至徽宗始更为寺耶?又有元至大[16]四年,白雀寺住持琳公和尚之塔,则此寺遂相仍到今矣!大抵寺之创建未知何代,即庄王城亦无的论也。说者曰:春秋叶地属楚,相距六十里许,此为楚庄王似矣。然楚熊绎[17]封于荆蛮[18],胙[19]以子男之田,居丹阳[20]南郡,今枝江县是也。其后都郢[21],更名曰楚。而庄王旅[22]称雄五霸,特二十三年耳。汉明帝[23]时,佛始入中国,春秋无佛,安得[24]笃生[25]神女为大悲菩萨乎?说者又曰:明帝永平间[26]遣博士蔡愔等十八人入天竺迎佛法,独许美人[27]所生楚王,先好之。此为楚王英似矣。然光武徇[28]颍川[29],屯兵巾车乡[30]。冯异[31]为汉兵所获,曰异有老母在父城,遂与其长苗萠率五城以降。帝即署[32]为主簿[33]]。是父城县[34]在东汉之先也。《左传》谓楚城父城。岂先有此城,至明帝而更封英[35]乎?况英以缣帛[36]助伊蒲塞[37]桑门[38]之盛馔[39],而与方士[40]造作图书有逆谋,废徙丹阳自杀。夫以反见杀,安得有谥[41]?且明帝名庄,汉人讳之,即臣下之姓尚改庄助而为严矣,岂有以反叛之臣谥主上之讳,而略无顾忌乎?英女敬乡公主,樊鲔为子赏求婚,其兄鯈[42]闻而止之曰:尔止一子,奈何弃之于楚?鲔竟不从。未闻樊氏之妇为大悲之神也。俗称庄王疾笃[43],其女舍手眼医父,乃成菩萨。此虽荒唐不足信,亦足以明菩萨之父必非谋反之英矣。或又曰:妙庄王妙善公主者,不过为修行成佛,赞其妙,嘉其善耳,非真以妙为国号也。故谓为东汉楚王英者非,而谓为春秋楚庄王者尤非。自南北朝[44]来,佛法日盛。魏高祖[45]专尚释氏[46],远近成风,无不事佛,比及[47]延昌[48],州郡共一万三千余寺。魏肃宗[49]作瑶光寺,胡太后作永宁寺,僧房千间,珠玉锦绣,骇人心目。若此处者正比元魏地也,则寺之创建,必在晋、宋、齐、梁间无疑矣,且五胡[50]后秦姚苌[51],以白雀纪元,其子姚兴奉事番僧[52]鸠摩罗释[53]最至,又安知不以白雀名寺乎?乃今父老相传寺之先有异槐,白雀巢于其上,遂因以名。此果得之碑记耶,抑得之耳谭耶?呜呼!文献不足,杞宋无征[54],今之视昔,已不可考矣,况百世[55]而下,疑以传疑[56],何所税驾[57]哉?余故稽[58]诸历代之史及闾里[59]所传闻者,聊[60]一辩驳焉。倘以余文为未然[61],则有博古之君子在。赵大中书丹。

明万历三十九年,岁次辛亥十月吉日,承德郎[62]陕西西安府通判[63]邑人[64]真予[65]撰。

注 释

[1]白雀寺:位于今宝丰县李庄乡古城村父城遗址之上,传说白雀寺是东土观音菩萨(妙善)的出家地。

[2]邑志:邑,旧指县。邑志,县志。

[3]碣:圆顶的碑石。

[4]纪元:历史上纪年的起算年代。我国古代以新君即位之年或次年为元年,改元一次或数次。我国的纪元当始于西周共和元年(公元前841年)。

[5]皇:古代对封建王朝的敬称。

[6]辽远:这里指遥远。

[7]龛(k ā n):供奉神佛的小阁或柜子。

[8]道民:道徒,道家弟子。信奉道教或加入道教组织者。

[9]邑子:同邑的人;同乡。邑,旧指县。

[10]物故:亡故,去世,死亡。

[11]不察:不察知,不了解。

[12]盖:这里是连词。连接上句或上一段,表示原因。意思是大概因为。

[13]牧:官名,一州之长。

[14]天章阁待制:官名。天章阁为皇室藏书机构。宋庆历七年(1047),置天章阁学士、直学士。天圣八年(1030)始置天章阁待制。学士、直学士、待制、直天章阁均为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地位在龙图阁待制之下。

[15]宋政和五年:即公元1115年。政和:宋徽宗赵佶曾使用的一个年号。

[16]至大:元武宗孛儿只斤·海山的年号。元朝使用这个年号共4年,即1308~1311年。

[17]熊绎:西周时楚国的国君。羋(mǐ)姓,熊氏,名绎,鬻(yù)熊曾孙,出生地湖北秭归东南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公元前1042年至公元前1006年在位,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公元前1006年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18]荆蛮:荆,古代楚国别称。因楚初建国于荆山(今湖北南漳西)而得名。蛮,古代对南方各族的泛称。

[19]胙(zuò):赐予,赏赐。

[20]丹阳:楚国最早的国都,关于古丹阳位置近代学术界有多种说法,有丹阳源头说、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丹淅说等。根据史料及近些年专家考证,南阳市淅川县为楚国始都丹阳所在地。

[21]郢: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省江陵县北。

[22]旅:这里指楚庄王熊旅(?~前591年),春秋时期楚穆王之子,公元前613年至公元前591年在位。春秋五霸之一。

[23]汉明帝:刘庄(公元28~75年),东汉王朝第二位皇帝,公元58~75年在位。

[24]安得:怎么会。安,怎么,哪里。

[25]笃生:生得忠诚厚道。这里指生得不同一般,生而得天独厚。笃,忠诚,厚道。生,诞生。

[26]永平间:即公元58~75年间。永平,东汉汉明帝刘庄年号。

[27]许美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妃子,楚王刘英的生母。

[28]徇:通“巡”,巡视。

[29]颍川:郡名,秦王嬴政十七年(公元前230年)置。以颍水得名,治所在阳翟(今河南省禹州市)。

[30]巾车乡:在今河南省平顶山市西留村南。

[31]冯异:?~34年,字公孙,颍川父城(今河南宝丰)人,东汉著名军事家,为颍川冯氏先祖,汉明帝时被封为“云台二十八功臣”之一。

[32]署:暂代,代理,暂任或充官职的意思。

[33]主簿:古代官名,是各级主官属下掌管文书的佐吏。魏、晋以前主簿官职广泛存在于各级官署中,隋、唐以后,主簿是部分官署与地方政府的事务官,重要性减弱。

[34]父城县:春秋时期楚国的城父邑,楚将伍子胥跟随楚平王太子建在这里建城并驻扎军队,以抵御晋国。汉代时设父城县,北魏时废掉。故城址在今宝丰县李庄乡境内的父城遗址上。

[35]英:刘英。东汉楚王。为东汉光武帝刘秀和许美人所生,后因为图谋取代汉明帝被废去王位,而后自杀。

[36]缣(jiān)帛:绢类的丝织物,古代多用于赏赐酬谢之物,亦用作货币。古代一种质地细薄的丝织品。古人在纸发明以前常在缣帛上书写文字,也多用作赏赐酬谢之物,早期亦用作货币。

[37]伊蒲塞:梵语,指在家受五戒的男性佛教徒。

[38]桑门:即沙门,指僧侣。

[39]盛馔(zhuàn):丰盛的饮食。

[40]方士:就是方术士,或称为有方之士,多指以占卜看星相为业的人。

[41]谥(shì):古代帝王、贵族、大臣或有地位的人死后被加封带有褒贬意义的称号。

[42]鯈(tiáo):鯈,现写作鲦。樊鲦,字长鱼,东汉学者,大臣,刘秀表弟。南阳湖阳(今唐河)人。初嗣父樊宏寿张侯,后徙封燕侯。樊鯈专修《公羊严氏春秋》,时称“樊侯学”,广收门徒,不参与刘戚专权。汉明帝初年,拜长水校尉,与公卿制定东汉郊祠礼仪,并订正五经,广诏名儒入京。他还处死了汉明帝弟广陵王刘荆。死后谥哀侯。

[43]笃:(病)重。

[44]南北朝:即公元420~589年,南朝、北朝的合称。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民族大融合时期,上承东晋十六国,下接隋朝,由公元420年刘裕代东晋建立刘宋始,至公元589年隋灭陈而终。

[45]魏高祖:魏孝文帝拓跋宏(467~499),又名元宏,显祖献文帝拓跋弘的长子,北魏第七位皇帝。

[46]释氏:佛姓释迦的略称,亦指佛或佛教。

[47]比及:等到,及至。

[48]延昌:北魏宣武帝(元恪)的年号(512~515年)。

[49]魏肃宗:中文名元诩,洛阳人,鲜卑族,北魏王朝第九位皇帝(516~528年在位),元诩不满胡太后专权,逐密诏尔朱荣进京勤王,后因密诏泄露而被杀,年仅十九岁。谥号明,庙号肃宗。

[50]五胡:五胡指匈奴、鲜卑、羯、氐、羌这五个少数民族。

[51]姚苌:330~394年,字景茂,南安赤亭(今甘肃陇西)人,是羌族首领姚弋仲的第二十四子。十六国时期后秦开国君主,384~393年在位。

[52]番僧:即喇嘛僧,指西番之僧。

[53]鸠摩罗释(什):东晋时高僧,曾被姚兴迎至长安待以国师之礼。

[54]杞宋无征:杞,周朝国名。在今河南省杞县。宋,周朝国名,在今河南省商丘一带。此指资料不足,不能证明。

[55]百世:很长时间(古时一世指三十年),这里指岁月久远。

[56]疑以传疑:可疑的仍然作为可疑的流传下去,指对文献资料及传说中的不同说法采取客观审慎的态度。

[57]税驾:在这里指停止。原意指解下驾车的马,停车。言休息或归宿之意。

[58]稽:考证,考核。

[59]闾里:平民聚居之处。

[60]聊:姑且,暂且。

[61]未然:在这里意为“不是这样”“并非如此”。

[62]承德郎:文散官名。

[63]通判:官职名。在知府下掌管粮运、家田、水利和诉讼等事项。

[64]邑人:同一乡里或同一籍贯的人。这里指本县人,也就是宝丰县人。

[65]真予:指白,字真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