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冯异与异槐的渊源
据《后汉书·冯异传》载云:“冯异,字公孙,颍川父城人也……进止皆有表识,军中号为整齐,每所止舍,诸将并坐论功,异常独屏树下,军中号曰‘大树将军’。”由此可知:东汉开国将领冯异的家乡,即颍川父城(也就是今天宝丰县城东约15公里的父城)。再者被称为“大树将军”的冯异,诸将并坐论功行赏时,便会独自来到大树下。这时我们就会发问,被称为“大树将军”的冯异为何每论功评赏都要独自去大树下,并且又被称为“大树将军”呢?笔者认为当是与这“白雀异槐”的异槐树有一定渊源的。
我们再来看史料,清康熙九年《河南通志》卷五十《寺观·汝州·宝丰县》及清康熙二年《汝州全志》卷一《山川·宝丰县》等都记载“寺因以名”。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白雀异槐”的这一“异槐”是在白雀寺修建之前就有,并且在白雀寺修建之前已经很有名气了。从时间上来说,“异槐”在前,始建白雀寺在后。
我们知道中国的佛教史是从东汉开始的,白雀寺的始创据有关史料显示是在西晋。再看明正德五年《汝州志》卷四《寺观·宝丰县》载:白雀寺在父城堡,世传楚庄王故宅,有白雀之瑞,异槐一株。由此可知。“白雀异槐”的槐树是在东汉以前就有了。而“大树将军”冯异是东汉开国将领,又是父城人,时间上是同一时期,又在同一地域。可以想象:冯异从小与这槐树接触和“交往”,他与槐树关系一定会很密切的,这就是说,冯异是见证“白雀异槐”盛景的重要一员。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东汉将领冯异的“大树将军”这一“称谓”,与这一槐树应该是有千丝万缕联系的,这应该是毋庸置疑的。冯异为何每论功评赏都要独去大树下,又为何对大树情有独钟?可想这应该是因故乡异槐“大树”在冯异的心灵有不可磨灭的烙印,“大树”对冯异来说应是故乡、热土的象征。所以每逢大战告捷,看到“大树”对于“大孝子”冯异来说就会不由自主联想到家乡,想起父老乡亲。试想,他远离家乡,常年浴血奋战、出生入死,能有幸生存下来,看到大树怎不感到亲切,怎不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亲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