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论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历史观

导论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独特的历史

现代化是人类社会的必经阶段。实现现代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世界各国特别是广大发展中国家孜孜以求的社会发展目标。中国式现代化作为世界现代化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折射出现代化的诸多共性,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的一般性规律,也彰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1]

历史观,就是指以什么样的立场观点方法“观历史”。科学历史观中的“历史”不是停留在“过去”的狭义的理解,而是指一个发展着的时空概念、立体化的动态范畴,其意义不仅影响着“未来的历史”,而且决定着“历史的未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2]大历史观,是新时代对唯物史观活的运用和丰富发展。用大历史观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独特历史观,对于科学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鲜明特征、科学内涵、发展规律和重要价值,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历史观,坚持唯物史观和正确党史观,坚持尊重社会发展规律和尊重人民历史主体地位的一致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人民至上,扎根中国大地,遵循历史发展大势,顺应川流不息的历史长河、浩浩荡荡的时代大潮,深刻彰显历史发展的内在机理和历史发展规律,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把人民凝聚成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以伟大历史主动精神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在生产发展与社会全面进步相统一中、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不断增强历史主动、历史自觉、历史自信,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2]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