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的大历史观

三、准确的大历史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指出:“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提出因应的战略策略,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并强调“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1]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集中展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学习历史、运用历史的科学态度,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具体实践和创新发展,为我们认识和研究中国式现代化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

大历史观是认识历史、把握历史、走进历史的方法论,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基础上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总体性把握,强调历史发展的延续性、规律性、统一性、多样性,体现出理论上的彻底性、视野上的宏阔性等重要特征。中国式现代化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4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8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这“四个走出来”不仅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与改革开放史、新中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联系在一起,而且上溯到中国近代史乃至中华民族史,从而深刻揭示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源流、民族基因和实践基础,是从中国历史长时段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典型体现。树立大历史观,从历史长河、时代大潮、全球风云中分析演变机理,探究历史规律,需要把握历史大势、认清历史方位、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坚持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树立大历史观,才能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牢牢掌握历史主动,确保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巨轮始终沿着正确航向破浪前行。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