始终把人民摆在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

(一)始终把人民摆在历史创造者的主体地位

主客体范畴属于实践哲学的范畴,主体指具有能动性的人,客体是被主体作用的对象。回到历史运动之中,历史主体是指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历史运动变化的主体力量,历史主体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具体表现为历史创造和推动社会变革。

在历史主体观的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坚持从实践的视角把握历史的主体,从人民群众的生动实践来诠释历史主体。在他们看来,人类社会之所以能实现从低级到高级的运动变化,根本的推动力量在于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即感性的物质生活实践。人民是实践的主体,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这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随着历史的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群众队伍将不断增加,群众推动历史进步的力量也将越来越大。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人民群众推动历史进步的活动是在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进行的,既受到历史条件的制约,同时又创造历史。

在历史活动中,人民是真正的英雄,改天换地的磅礴力量来源于人民。自1840年被迫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起,中国人民遭受到了来自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华民族也由此开启了争取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的历史征程。1921年,坚持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指导的中国共产党诞生。由此,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完成了从“东亚病夫”到站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完成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走向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新篇章。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人民群众都作出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始终尊重人民的首创精神,将人民群众放在首位,带领全体中国人民探索、开创、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因此,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所说:“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是我们党的一贯主张。”[1]正是依靠这种“主张”,人民群众在物质生产和精神文化领域的主动性得到了充分发挥,创造了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的人间奇迹,彰显了历史主体的重要作用。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2]


[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6年7月1日)》,《求是》2021年第8期。

[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