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

(四)坚持独立自主、自立自强

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逻辑起点。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世界现代化发展的历史说明:没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可以通过依赖外部力量、照搬外国模式、跟在他人后面亦步亦趋实现强大和振兴;一个国家走什么样的现代化发展道路,按照什么样的方式走现代化发展道路,应根据国情和本国人民意愿自主决定。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形成具有特殊性,它深深植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在人口多、底子薄、人均资源占有量少、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之上,于近代内忧外患的复杂环境下摸索前行的,无先例可循,也没有现成的前路可借鉴。中国的现代化道路早期受外部力量影响大,曲折前行、发展缓慢。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着眼于历史和现实,着眼于新实践和新发展,着眼于自己的基础和力量,总结历史经验并借鉴吸收一切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发挥党的领导优势和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开创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现代化发展的中国奇迹。走自己的路,这是中国富有远见的战略选择。正是因为我们把现代化放在本国资源、基础和力量基点之上,并以此为依据定方向、作决策、谋发展,才走出了一条正确且适合自己的现代化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现代化建设成就。

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行动指针。独立自主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立党立国的重要原则,也是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行动指针。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走得通、行得稳,就在于中国共产党洞悉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和世界大势,自信自立、守正创新,始终保持走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战略定力和战略自信,不断引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行稳致远。

我们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同向同行,确保了中国式现代化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性和创造性,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增强人民群众建设现代化的志气、骨气和底气,汇聚起了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始终根据变化着的国际国内局势及时调整现代化发展方略,不断加强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不断突破外来经验、理论教条的限制,不断破除阻碍现代化发展的体制机制弊端,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根据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立场和政策,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为现代化的发展营造了有利外部环境。特别是进入新时代,我们党立足“两个大局”,在学习借鉴其他现代化文明成果基础上始终坚持走自己的路,谱写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的新篇章。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始终坚持自己的判断、选择和决策,把现代化发展的主动权牢牢地掌握在了自己手中。实践证明,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所以取得成功,就是因为它切合中国实际、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时代发展要求,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扎根中国大地、独立自主探索出来的。

独立自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精神动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走自己的路,是我们党从中国实际出发、依靠党和人民力量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必然结论,也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发展的巨大精神支柱和推动力量。在中华民族历史上,凡是重大的历史时刻,独立自主精神都会迸发出强大力量,激励中华民族在新的起点上奋勇前进。中国革命、建设、改革的生动实践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当今,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现代化发展的环境更加错综复杂,面临的任务更加繁重艰巨,遭遇的风险挑战前所未有。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我国将在一个更加复杂严峻的战略环境中谋求和推动自身发展。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新征程上,必须坚定走自己路的决心,集中精力办好自己的事情。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走自己的路,具有无比广阔的舞台,具有无比深厚的历史底蕴,具有无比强大的前进定力。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前所未有的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变革,这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继续推进和开拓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我们必须披荆斩棘、化危为机、奋勇前进,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大力发扬独立自主的精神,牢牢掌握发展和安全主动权,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发扬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持续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大动力,不断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发展的崭新篇章。

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推动中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特别是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彰显并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程告诉世人,今天中国人民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展现蓬勃生机,前景光明。

自立源于对规律趋势的深刻把握、对信仰信念的无比坚定。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从近代以后的深重苦难走向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从来就没有教科书,更没有现成答案。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成功道路是党领导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马克思主义的中国篇章是中国共产党依靠自身力量实践出来的,中国的问题必须从中国国情出发,由中国人自己来解答。要大力弘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坚持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直面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中国始终表现出大国独有的清醒和坚定,前进道路上仍然存在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风险挑战,要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世界上既不存在定于一尊的现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现代化标准。中国式现代化开辟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新路径,打破了只有西方资本主义道路才能实现现代化的神话。

自强基于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引领、本质优势和中国创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确保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正确方向,确保拥有团结奋斗的强大政治凝聚力、发展自信心。在价值取向上,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人民至上。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坚持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让现代化建设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在文明创造上,中国式现代化立足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国情,稳中求进、守正创新、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团结奋斗,推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不断丰富和发展人类文明新形态。坚持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不断增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中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