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大势与时代潮流
历史发展有规律可循。历史规律生成并作用于人的物质生产实践之中,历史过程既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过程,同时又是历史主体发挥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的能动过程。历史规律体现为历史必然性与历史主体能动性的辩证统一。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顺应历史大势,以自信自立的历史自觉和历史主动精神独立自主探索开辟出来的。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指出:“历史发展有其规律,但人在其中不是完全消极被动的。只要把握住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抓住历史变革时机,顺势而为,奋发有为,我们就能够更好前进。”[1]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深刻认识党的百年历史提供了根本遵循,也为我们进一步把握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提供了科学指南。
在中国共产党一百多年非凡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党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把握历史大势,正确处理中国和世界的关系,善于抓住和用好各种历史机遇,因势利导、顺势而为,始终掌握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带领近代以来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
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产物。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的兴起,反映了当时的世界大势。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使正处于彷徨和苦闷中的中国人民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希望。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我们党从无产阶级革命这个世界大势中产生出来,走在了时代前列,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党领导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结果。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就制定出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因应革命形势,积极推动第一次国共合作,掀起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浪潮。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救亡强烈愿望的大势出发,准确把握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的新变化,促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实现了由国内革命战争向民族解放战争的重大转变,并最终团结带领人民赢得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抗战结束后中华民族面临着两个前途、两种命运的决战,中国共产党顺应时代潮流和人民意愿,发表《对目前时局的宣言》,明确提出和平、民主、团结的口号。国民党反动派悍然发动全面内战后,中国共产党又准确把握民心所向和大势所趋,及时提出“打倒蒋介石,解放全中国”的口号,以摧枯拉朽之势夺取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全国性胜利,建立了新中国。
中国共产党领导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方向。20世纪四五十年代,社会主义发展壮大,亚非拉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风起云涌,出现了“东风压倒西风”的气象。沐浴着这个东风,新中国诞生并站住了脚。新中国的成立,冲破了帝国主义在东方的战线,极大地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的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被压迫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新中国成立后,党适时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实行“一化三改”,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后,党基于战后总体和平的国际环境,准确把握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开始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尽管其间经历过曲折,但仍取得了独创性理论成果和巨大成就。特别是20世纪70年代,党中央顺应国际形势重大变化,及时调整外交战略,提出关于“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推动外交工作打开新局面,对此后我国发展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党实行改革开放、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抉择。作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是基于我们党对时代潮流的深刻洞察。当时,世界经济科技快速发展,我国发展同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明显拉大,邓小平说:“我们要赶上时代,这是改革要达到的目的。”[2]我们党对世界大势进行科学判断,确立了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新认识,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必然趋势。进入21世纪的第二个十年,我国与世界的关系发生历史性深刻变化,国内改革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我们党顺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待,顺应改革发展稳定的国内大势,顺应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国际大势,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提出并积极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建“一带一路”,促进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充分体现了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坚定、清醒和政治自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个国家能不能富强,一个民族能不能振兴,最重要的就是看这个国家、这个民族能不能顺应时代潮流,掌握历史前进的主动权。”[3]从我们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看,坚持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不断增强工作的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至关重要,这是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的内在要求。在时代的前进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把握我国未来发展主动权作出的战略性判断、战略性布局和战略性抉择,是我们在时代前进的潮流中把握主动、赢得未来的关键。[4]
[1]习近平:《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求是》2021年第7期。
[2]《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242页。
[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210页。
[4]曲青山:《把握历史大势掌握历史主动》,《求是》2021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