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 记
后 记
党的二十大深刻阐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必须牢牢把握的重大原则,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2023年2月,在新进中央委员会的委员、候补委员和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式现代化蕴含的独特世界观、价值观、历史观、文明观、民主观、生态观等及其伟大实践,是对世界现代化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的一系列重要论述,是对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极大丰富和发展,具有很强的政治性、理论性、针对性、指导性。
为了帮助广大干部群众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中国式现代化,在中共重庆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姜辉同志亲自主持指导、亲自组织推动下,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出版集团围绕“六观”开展专题研究,并策划出版系列丛书,力争推出在全国有影响力、具有重庆标识性的理论成果。我们荣幸参与其中,并承担“历史观”卷的撰写任务。无论是立意酝酿、大纲起草,还是书稿撰写、专家送审,姜辉同志都在百忙之中亲自审读修改、倾心指导关怀,为本套丛书编写、出版工作把好政治关、学术质量关提供了根本保证。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和重庆出版集团数次组织召开大纲研讨会、书稿审读会,课题组各位专家学者给予了大力指导和热情帮助。
撰写、修改完善“历史观”卷书稿的过程,也是我们不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式现代化重要论述精神的过程。历史观是人们关于人类社会历史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唯物史观把实践的唯物主义的原则贯彻到社会历史领域,对历史观基本问题予以科学解答,揭示了人类社会历史的实践本质及发展的一般规律,为无产阶级政党和人民群众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在撰写过程中,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牢固树立正确党史观,用大历史观看待中国式现代化,研究中国式现代化中蕴含的历史观,系统总结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进程、发展规律,深刻揭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的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在本书的撰写过程中,除了已列出的主要注释和参考资料外,还参考、吸收了一些专家在网络上的研究成果,没有一一列出,在此予以特别说明和感谢。
在书稿送审过程中,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冯颜利研究员,历史理论研究所左玉河研究员悉心审读全部书稿,并提出许多宝贵意见、建议。我们都一一消化、吸收并修改完善。在本书出版过程中,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重庆出版集团相关同志秉持高水准的职业素养和专业精神,对书稿进行了严谨细致的审阅、编辑、校对,为书稿的顺利出版发挥了重要作用。在此一并致以诚挚谢意。因时间仓促和水平所限,书中难免错漏、不当之处,敬请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历史照亮未来,征程未有穷期。让我们共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康庄大道上砥砺前行,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中书写新的时代华章。
2023年9月10日于北京旌勇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