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二)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为指导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思想理论上的先进性。共产党员的先进性,首先体现为对真理的执着追求和笃信笃行。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兴党兴国的根本指导思想,拥有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指导是我们党坚定信仰信念、把握历史主动的根本所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指导实践、推动工作,是我们党创造历史、成就辉煌的一条重要经验。”[1]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亿万人民进行前所未有的革命、建设、改革事业,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一个根本原因在于,我们党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通过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强大物质力量。

进入新时代的中国,正经历着我国历史上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进行着人类历史上最为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伟大时代孕育伟大思想,以习近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开创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伟大思想引领伟大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我国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被新时代伟大变革所证明的科学理论。

衡量一种思想理论是否具有真理力量,关键要看其能否科学回答时代课题、回应实践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回答了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放射出耀眼的真理光芒,展现出强大的真理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原创性理论贡献标注了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高度:强调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强调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赓续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坚守人民立场的思想;科学把握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转化,体现了对唯物辩证法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这一科学理论体系,展现出强大现实解释力: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对关系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时代课题进行了深邃思考和科学判断,引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新发展,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大跨越,成为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这一科学理论体系,提供了一系列科学方法:既讲是什么、为什么,又讲怎么看、怎么办。既部署“过河”的任务,又指导解决“桥或船”的问题,生动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光辉。在当代中国,坚持和发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真正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武器。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理论的说服力、感召力从根本上说源于在科学指导实践中展现的真理力量。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中国以更加雄伟的身姿屹立于世界东方:我们党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我国发展中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巩固提升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外汇储备第一大国地位,成为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货物贸易第一大国,两条母亲河、三大城市群、四大经济区连接成势、协同发展;我们党向贫困宣战,提出精准扶贫的重要理念,使占世界人口近五分之一的大国消除绝对贫困,实现了小康这个中华民族的千年梦想;我们党提出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人民有序参与政治,有力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我们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不断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中国人民志气、骨气、底气极大增强;我们党提出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我们党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使广袤的中华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人民享有更多、更普惠、更可持续的绿色福祉;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开展史无前例的反腐败斗争,探索出依靠党的自我革命跳出历史周期率的成功路径,党在革命性的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更加充满活力;我们党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提出全球发展倡议、全球安全倡议、全球文明倡议,凝聚起共建美好世界的最大公约数……新时代十年,在漫漫历史长河中只是一瞬,但党带领人民创造的伟业、续写的华章足以彪炳史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真理之旗、掌时代之舵、扬复兴之帆,在实践中深刻改变了中国、深刻影响着世界。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推进自我革命的科学指引。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强大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在自我革命中锻造出来的。我们党作为世界上最大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只有时刻保持解决大党独有难题的清醒和坚定,在科学思想指引下探索出一条党长期执政条件下实现自我革命的有效路径,才能始终赢得人民拥护、巩固长期执政地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直面新时代管党治党新形势新任务,深刻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为全党时刻保持清醒和坚定、解决大党独有难题指明了行动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我们党把全面从严治党纳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管党治党“宽松软”状况得到根本扭转,风清气正的党内政治生态不断形成和发展。“得罪千百人、不负十四亿”,“补钙壮骨、排毒杀菌、壮士断腕、去腐生肌”,试问哪个政党能有中国共产党这样的勇气担当?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下,我们党的理想信念更加坚定、组织体系更加严密、纪律规矩更加严明,成功找到了自我革命这一跳出治乱兴衰历史周期率的第二个答案,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能力显著增强,开辟了百年大党自我革命的新境界。正是有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新时代的中国共产党经受革命性锻造,成为今天这样一个高度团结、坚强有力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探索和实践中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重大成果。”[2]中国式现代化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能否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关键在于能否不断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必然会遇到各种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风险挑战、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这就需要以科学理论指引前进方向,让中国式现代化走得更实、行得更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总结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深刻回答现代化之问,进一步深化了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内涵和本质的认识,概括形成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和重大原则,初步构建起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体系,使中国式现代化更加清晰、更加科学、更加可感可行,指引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认识上不断深化、在战略上不断完善、在实践上不断丰富。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准确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根本性质,牢牢锚定中国式现代化的奋斗目标,充分激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广泛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磅礴力量,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挑战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发展面临新的战略机遇、新的战略任务、新的战略阶段、新的战略要求、新的战略环境,需要应对的风险和挑战、需要解决的矛盾和问题比以往更加错综复杂。”[3]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之所以能保持战略定力,发扬斗争精神,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从容应对世所罕见、史所罕见的一系列风险挑战,经受住来自政治、经济、意识形态、自然界等各方面的风险挑战考验,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我们在科学理论指引下经受住惊涛骇浪,还要在科学理论指引下推动中国号巨轮劈波斩浪。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江山壮丽,人民豪迈,前程远大。同时必须清醒看到,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进入新的动荡变革期,我国发展进入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不确定难预料因素增多的时期,各种“黑天鹅”“灰犀牛”事件随时可能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上风险挑战的新特征新变化,不断深化对风险演进的规律性认识,为我们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提供了科学思想指引。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不断提高全党运用科学理论应对风险挑战的能力,才能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顽强韧劲,发扬“狭路相逢勇者胜”的斗争精神,迎难而上,沉着应对,赢得优势,赢得主动,赢得未来。

坚持团结奋斗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力量生于团结,幸福源自奋斗。”团结奋斗是一百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锤炼铸就的宝贵精神品质,是中国人民创造历史伟业的必由之路,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保证。团结奋斗离不开思想引领,统一思想才能团结一心、步调一致。新时代十年,无论面对何种困难局面,何种艰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始终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比铁还硬,比钢还强”的团结之力,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不懈奋斗,赢得彪炳史册的历史性胜利。实践充分证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团结奋斗的思想旗帜、精神旗帜。有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思想上行动上就有了根本遵循,团结奋斗就有了思想根基和信心底气,就有了明确目标和行动指南。越是形势复杂、任务艰巨,越是走上坡路、开顶风船,就越需要团结奋斗,就越需要夯实团结奋斗的思想基础、激扬团结奋斗的精神力量。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在纷繁复杂的形势下把准团结奋斗的正确方向,不断增强以团结奋斗开辟美好未来的志气、骨气、底气,才能把人民群众最广泛地团结在党的周围,把方方面面的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汇聚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磅礴伟力,不断开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局面。

锻造坚强领导核心需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4]党的领导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新时代,我们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始终重视思想建党、理论强党,坚持用科学理论武装广大党员干部的头脑。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将长期存在,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将长期存在,全面从严治党永远在路上,党的自我革命永远在路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总结运用党的百年奋斗历史经验,深入推进管党治党实践创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对建设什么样的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和怎样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规律性认识达到新的高度。新征程上,只有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才能保证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和考验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

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努力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真知即所以为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前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撸起袖子加油干,一步一个脚印把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付诸行动、见之于成效。”[5]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对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作出了全面部署,重点部署了未来5年的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完成哪一项战略任务和重大举措,都不是轻而易举的,没有捷径,唯有实干。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强大力量,就要坚持学以致用、身体力行,在学习中把自己摆进去、把职责摆进去、把工作摆进去,把学习成果落实到干好本职工作、推动事业发展上。对于工作中遇到的难题,要大兴调查研究,真正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不断提出真正解决问题的新思路新办法。要在知行合一中担当作为、勇挑重担,对精神懈怠、得过且过说不,对不敢斗争、避难逃责说不,用知重负重、攻坚克难的实际行动闯关夺隘、攻城拔寨,落实好党的二十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6]


[1]《习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引向深入》,《人民日报》2023年4月1日。

[2]《习近平在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正确理解和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人民日报》2023年2月8日。

[3]《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二十大”专题研讨班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崭新篇章》,《人民日报》2022年7月28日。

[4]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日报》2022年10月26日。

[5]《习近平在参加党的二十大广西代表团讨论时强调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巨轮乘风破浪扬帆远航》,《人民日报》2022年10月18日。

[6]任理轩:《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人民日报》2023年4月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