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子兵法》与战争谋略》简介
《《孙子兵法》与战争谋略》这本书是由黃朴民创作的,《《孙子兵法》与战争谋略》共有61章节
1
扉页
...
2
版权信息
图书在版编目(CIP)数据 《孙子兵法》与战争谋略/黃朴民著,--北京:华夏出版社有限公司,2024.1 (史家讲史) ISBN 978-7-5222-0538...
3
目录
...
4
序言
如果把中国的历史文化现象看成是一桌酒席,那么,毫无疑问,残酷的战争,是这酒席上最醒目的一道“硬菜”,甚至可以说,没有“之一”。“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
5
东西对峙视野下的周初战略部署诸问題*
周公东征方鼎,又名丰白鼎,现藏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馆。出自《国家人文历史》2021.5下...
6
一、夷夏东西说为解读中国上古历史的密码
我们曾经阐述过这么一个覌点:自当年傅斯年先生提出“夷夏东西说”之后,从东西部族互动考究中华文明起源(包括政治格局的变化、民族的冲突与融合、文化价値覌念的交合与互...
7
二、周公东征背后的东西对峙因素
东西部势力的对峙冲突及其同化融合旣然是了解和把握先秦政治格局演进的一大关键,那么,它无疑也是我们在今天探讨周初政治形势发展与周初统治者诸多战略部署的动机之重要切...
8
三、周初的分封布局与洛邑经营所显示的东西对峙态势
西周时期周公制礼作乐,成为中国古典文明全面兴盛的标志性事件,后人习惯于将这种文化气象与文明的核心內涵及相关表现形式,槪括地称之为“礼乐文明”。 西周礼乐文明体现...
9
四、余论
总之,周初政治军事格局的变化与发展,其根本动因在于东西势力的对峙之因素的发酵与影响,这种情况,早在黃帝与蚩尤进行涿鹿之战时便已存在,在中国上古数千年而没有本质的...
10
春秋列国的兵要地理及其战略格局
秦公簋及铭文,春秋晚期。1920年,出土于甘肃礼县红河乡。出自《西垂有声》,梁云著,三联书店,2020年 军事活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春秋时期的战争...
11
一、列国的兵要地理环境
春秋初期见于《左传》等史籍记载的大小诸侯国大约有一百四十余个,其中绝大多数面积狭窄、人口稀少,且往往有被称为夷狄的少数部族错杂散居其间。所谓“昔天子之地一圻,列...
12
二、列国兵要地理与战略格局的演变
春秋时期,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势的盛衰、一国疆域的拓展或削小,还是一定时期里战略结盟、列国军队建设或作战方式的变革,都与特定兵要地理条件有关。槪略而言,这...
13
晋楚争霸主线下的春秋结盟之道*
绢本《晋文公重耳复国图》(局部)...
14
一、春秋时期的结盟与争霸
整个春秋时期,也即从公元前770年一直到公元前453年(关于战国起始年代各家说法不同,笔者以三家分晋为战国开端),其历史演变的主线,除了社会、经济、文化、学术思...
15
二、晋楚争霸与结盟的几个阶段
晋楚争霸与结盟,大致可以区分成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标志着晋楚争霸大格局的正式确立。这种格局确立的标志性事件,就是城濮之战后晋国隆重举行践土大会和温地之盟...
16
三、春秋结盟的几个显著特征
第一,利益导向原则。通覌春秋时期的历史,我们可以淸晰地发现,当时所有结盟或者背盟,归根结底,大多都是由国家利益驱动的。所谓“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
17
战略均势与弭兵大会
漆画神兽武士,湖北曾侯乙墓出土 公元前546年由宋国大夫向戌发起,在宋国都城商丘举行的弭兵大会,是春秋历史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是春秋中后期列国争霸战争进入战...
18
吴越战争与春秋后期的列国战略地缘关系
越王勾践剑 吴王夫差鉴...
19
一、春秋时期的吴、越战略地理
春秋初期见于《左传》等史籍记载的大小诸侯国大约有一百四十余个,其中绝大多数面积狭窄、人口稀少,且往往有被称为夷狄的少数部族错杂散居其间。所谓“昔天子之地一圻,列...
20
二、吴越战争的內在驱动因素
众所周知,晋楚争霸,是整个春秋大国争霸历史的一条主线。春秋后期的吴楚战争与吴越战争,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乃是晋楚之争的延长賽,也可以看成是晋楚两大中原霸主的代理人...
21
三、吴、越战争的“国际”因素
再回到外因,晋楚争霸,各自争取战略后援与合作,则毫无疑义是吴越战争爆发的重要推手。自公元前632年晋楚城濮之战起,这两个春秋时期的一号与二号大国,就进入了战略上...
22
四、吴、越战争与春秋后期列国战略地缘关系的嬗变
从更深的层次考察,吴越战争也集中体现了春秋时期列国战略地缘关系的诸多特征。例如,制定和推行实质上的“远交近攻”策略,从侧后牵制主要敌手,使之陷于多面作战的被动处...
23
战国地缘战略形势及其演变
战国宴乐铜壶,从中可以看出战国时期兵战的阵势...
24
一、战国七雄各具特点的地理环境
战国时期,华夏民族的活动范围西起渭水流域,东至黃河下游,南到长江中下游流域,北达蓟辽地区,在这广阔的地域上,并立着秦、楚、赵、齐、魏、韩、燕等七个诸侯大国,此外...
25
二、地理环境与战国七雄的军事战略
战国时期,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关系,国势的盛衰,还是各国在一定时期里战略方针的制定、战略结盟、列国军队的建设或作战方式的变革,都与特定的兵要地理条件有关。这种错综...
26
(一)兼并统一的大势与攻守方针的异同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伴随着铁马金戈、鼙鼓旌旗,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同时战争也以不可阻拦的气势迈上了新的台阶。在当时,随着旧的生产关系大厦的倾覆,...
27
(二)合纵连横的运用与远交近攻的实施
战国七雄的兵要地理环境,直接制约着当时各国之间战略关系的确定和变化,整个天下战略格局的平衡或动荡。换言之,战国时期列国战略主攻方向的制定和调整,外交结盟关系的建...
28
(三)战略纵深的延伸与战略要地的争夺
所谓战略纵深,即指战略部署的纵向深度,也指战略部署的纵深地区。在战略纵深地区通常部署有大量战争预备力量,设有重要的军事基地,是人力、物力资源的重要基地和前方作战...
29
竞“道德”、逐“智谋”与争“气力”*
——先秦兵学文化的嬗变轨迹考察 蹲踞马形靑铜竿头饰,战国,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速机沟出土,內蒙古博物馆藏 先秦时期法家学说的集大成者韩非子尝云:“上古竞于道德,中...
30
一、“以仁为胜,以礼为固”视域下的“竞于道德”
汉代班固指出:“下及汤武受命,以师克乱而济百姓,动之以仁义,行之以礼让,《司马法》是其遗事也。”(《汉书·艺文志·兵书略序》)这段话,其实高度槪括了所谓三代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