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发怒时怎么办——教导孩子掌握几点宣泄怒气的方法
心理学专家介绍,情绪是人与生俱来的心理反应,它由4种基本情绪构成:愤怒、恐惧、悲伤、快乐。这如同绘画中红、黄、蓝三原色,其不同的组合构成人的各种情绪状态。每个人都有情绪,我们的孩子也是,他们也有自己的情绪,只是有的孩子表达的方式比较温和、有的比较强烈。父母的责任,就是教孩子学会调节情绪,找到科学的疏导方法。
在儿童的众多情绪中,就有怒气。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帮助孩子找到宣泄坏情绪的方法,而不能让孩子将坏脾气带到人际交往中,影响他们的人际关系。儿童心理学专家建议,我们可以教导孩子学会以下方法:
1.能量排泄法
对不良情绪所产生的能量可用各种办法加以排遣。例如,你可以告诉孩子,当生气和愤怒时,可以到空旷的地方去大喊几声,或者去参加一些重体力劳动,也可以进行比较剧烈的体育活动,跑两圈,踢球,把心理的能量变为体力上的能量释放出去,气也就顺些了。
俄国大文豪屠格涅夫曾告诫人们:当你暴怒的时候,在开口前把舌头在嘴里转上十圈,怒气也就减了一半。百岁老人苏局仙的经验是:一是把烦恼的事坚决丢开,不去想它;二是最好和孩子们一块儿玩一玩,他们的童真会给人带来快乐,消除烦恼;三是照一照镜子,看看自己暴怒的脸有多丑,不如笑笑。我笑,镜中也笑,苦中作它几次乐,怨恨、愁苦、恼怒也就没有了。
2.语言暗示法
达尔文说过:“人要是发脾气就等于在人类进步的阶梯上倒退了一步。愤怒是以愚蠢开始,以后悔告终。”
语言是人类特有的高级心理活动,语言暗示对人的心理乃至行为都有着奇妙的作用。当不良情绪要爆发或感到心中十分压抑的时候,可以通过语言的暗示作用,来调整和放松心理上的紧张,使不良情绪得到缓解。
当然,这对于儿童来说有一定的年龄限制,对于太小的孩子来说,可能无法理解心理暗示的具体含义与操作方法。而对于有一定知识基础的儿童,你可以告诉他:“当你将要发怒的时候,可以用语言来暗示自己:‘别做蠢事,发怒是无能的表现。发怒既伤自己,又伤别人,还于事无补。’这样的自我提醒,就会使心情平静一些。”
3.环境调节法
大自然的景色,能扩大胸怀,愉悦身心,陶冶情操。你可以带领孩子到大自然中去走一走,这对于调节人的心理活动有很好的效果。你可以让孩子知道,心绪不好或感到心理压力大,郁闷不乐时,千万不要一个人关在屋子里生闷气,苦恼自己。而应该走出去,到环境优美、空气宜人的花园、郊外,甚至是农村的田园小路上去走一走,舒缓一下心绪,去除一些烦恼。长期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到大自然中去放松一下,对于保持身体健康,缓解身心紧张大有益处。
4.情绪疏导法
与其压抑情绪,不如把心中的苦恼倾诉出来。如果长时间地强行压抑不良情绪的外露,就会给人的身心健康带来伤害。特别是对性格内向的孩子,你可以引导他们倾诉自己的苦恼。
你可以告诉孩子,一些事情对于你来说,是耿耿于怀,难以气平的,而在别人却完全不了解,不体会。即便是这样,你把苦恼倒出来后,也会感到舒服和轻松。这时人家即使不发表意见,仅是静静地听你说,你也能得到很大的满足。别人的理解、关怀、同情和鼓励,更是心理上的极大安慰,尤其是遇到人生的不幸或严重的疾病,更需要别人的开导和安慰。
5.自我激励法
自我激励是人们精神活动的动力之一,也是保持心理健康的一种方法。
你可以告诉孩子,在遇到不顺心的事而想发脾气之前,要善于用坚定的信念、伟人的言行、生活中榜样、生活的哲理来安慰自己,使自己产生同痛苦作斗争的勇气和力量。
6.创造欢乐法
心绪不佳,烦恼苦闷的人,看周围一切都是暗淡的,看到高兴的事,也笑不起来。这时候如果想办法让他高兴起来,笑起来,一切烦恼就会丢到九霄云外了。笑不仅能去掉烦恼,而且可以调解精神,促进身体健康。
相信以上办法能帮助我们的孩子及时排解内心的坏情绪,能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饱满的精神状态重新面对学习和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