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不喜欢我——家长帮助儿童学习与小伙伴相处的四大禁忌

大家都不喜欢我——家长帮助儿童学习与小伙伴相处的四大禁忌

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萌芽,他们不但开始关注自己,也开始关注周围的人,他们开始渴望友谊,渴望与小伙伴做朋友。但同时,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会因为缺乏一些交际技巧而出现很多困惑,比如,经常有儿童发出疑问:“为什么大家都不喜欢我?”其实,孩子不被人喜欢有很多原因,要么孩子自私、不懂分享,要么蛮横霸道等,但无论什么原因,我们父母都要做好孩子的引路人,及早帮助孩子学会如何与人和谐相处,学会以下四“不”,先在同龄人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不“独”

物质上有好东西大家一起吃、一起看、一起玩,精神上哪怕是妈妈讲的一个故事,都可以鼓励女儿讲给别人听,也鼓励别人讲给自己听。从一点一滴入手,培养女儿乐于与人分享的意识和习惯。

有位妈妈这样袒露自己的担忧:

“我的宝宝现在4岁多了,最近发现宝宝在和小朋友玩的时候总是要求别的小朋友按自己的思路、自己的想法、自己的规定去做;在与小朋友讨论话题时,只承认自己是对的,同时还要求别的小朋友也认同;若别的小朋友不顺着她或不同意她的观点,我的宝宝就会很大声地对小伙伴说:‘就是应该这样做的’‘就是我这样的’‘你要和我一样地做’如果这样下去,她长大后应该会是一个自私的人,就不会有自己的小伙伴、朋友;我作为父母,真的不知道应该如何去帮助她了。”

可能生活中有不少父母也有这样的担忧:孩子怎么越长大反而越自私了,如果孩子能换位思考,多替他人着想就好了。

我们发现,生活中,不少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都有这样的表现,他们只知有自己,不知有别人。他们以为自己的欲望都应该得到满足,如果不给予满足,是你们当家长的错;至于别人,包括最亲近的父母、老师的需要,与他无关,他无须考虑。其实,之所以有这些表现,与家长的溺爱有关系。凡是这种孩子,在他们家里无一不是唯一的“核心”:他们是家里所谓的“小皇帝”“小太阳”“独苗苗”,几代人都宠着他、惯着他,这类孩子很少替他人着想。

2.不“横”

宽容是打开广阔天地的钥匙。要教会孩子学会宽容,对人对事保持平和的心态。每当他和人发生不愉快时,不应一味地护着自己的孩子,要让孩子首先反省自己,看看自己有没有错,同时要多体谅别人,站在对方的立场上想一想。告诉孩子与人相处,不能斤斤计较。如果别人犯了错误,要善于原谅。当然,真正要想让孩子具有宽容的心胸,父母在生活中要以身作则,因为身教的力量远远大于言传。

3.不“讥”

讥讽嘲笑是人际关系中的一把利刃,不光自己不要使用它,还要善于化解别人的讥讽。有些孩子一遭到别人的讥讽,要么是反唇相讥,要么怀恨在心。这样的孩子肯定是不会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的。相反,若能乐观看待学习生活中一些不如意的事情,能以宽容的心态对待别人的嘲笑,最终会赢得更多的朋友。

4.不违背原则

坚持原则的有力武器是敢于拒绝。即使是对成年人来说,拒绝别人也是很困难的事情,何况孩子。但是,有些事情却是必须要说“不”的,因此父母应该早早教会孩子怎样拒绝。当孩子面临友谊“受挫”或与人相处困难时,如果家长也表现出特别的关心或焦虑的态度,孩子不愉快的感觉反而会增加。父母应该与孩子谈谈如何改变现状,例如寻找新的突破口,或者告诉孩子有关自己青少年时期的经验,让孩子知道每一个人都会经历这些挫折。

那么,首先教会孩子哪些事情要拒绝:违背原则的事情,要拒绝;自己不愿干且无意义的事情,要拒绝;仅仅为了维护友情,对自己有害的事情,要拒绝。一切违背了做人原则的事情都坚决不做。不用担心别人说你不给“面子”。朋友应该互相理解、互相尊重,而不是完全放弃自己的追求,一味去迎合另一方的好恶。所以,学会拒绝,不仅重要,而且必要,它帮助你鉴别真正的朋友,保持友谊的本色,维持你的社交圈子的纯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