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欢做游戏了——在游戏互动中让孩子学习社会交往能力
现代社会,任何一个人都需要掌握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一个人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是在社会交往中实现的,而很多父母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着手培养孩子的这一能力。这一能力的培养越早越好,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期是一个人社会交往能力的迅速发展时期,是其实现社会化的关键期。在这一时期幼儿通过交往,可以学会合作、分享、协调、助人等社会交往技能。
社会性增强是五六岁孩子的典型表现,这时,他们开始喜欢与周围的小伙伴接触和交往。不过,孩子毕竟是孩子,这一阶段虽然是从游戏性阶段到学习阶段过渡,但他们此时的社会行为还是在游戏中体现出来的。因此,我们要多为这一阶段的孩子创设此类游戏环境,以此提升他们的社会交往能力。
“我女儿5岁半了,很可爱,就是特爱害羞,碰到熟人也一样,有时甚至还会因害羞而哭闹。我也跟她讲了很多道理,可还是不管用。这该怎么办?”
这是一位漂亮妈妈对儿童心理学家说的话。孩子到了5岁,此时是他进行社会交往的初级阶段,孩子在这个阶段会学习如何来面对家人以外的人。在这之前,孩子的表达能力还不完善,需要大人去探知他的意愿,可以说,他的生活处处依赖成人。而到了这个年龄,他们会接触很多幼儿园的小朋友和老师,开始有自己的小伙伴,生活范围一下子扩大了。这时,他们需要自己去面对很多的“陌生人”。

不过,我们对儿童的社会交往能力,也需要从游戏开始。专家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身心发展和学习的特点,以游戏为基本活动。”
德国幼儿教育家福禄贝尔在《人的教育》中说道:“儿童早期的游戏,是具有深刻意义的,是一切未来生活的胚芽。”可见,游戏对于儿童早期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在幼儿园中,最具有社会性的一种游戏就是角色游戏了。孩子通过角色扮演,运用模仿和想象,体验并解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从而排除自我中心,积极参与交往求得与环境的融洽和谐。正如福禄贝尔所说,游戏对于幼儿的发展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幼儿园中,角色游戏最适合幼儿身心游戏发展的需要,是最具典型性、最具特色性、最具社会性的一种交往形式。
那么,家长具体应该怎么做呢?
1.为孩子创造轻松的游戏环境
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往往建立在游戏之中,为幼儿创设轻松愉快、毫无压抑的环境,才能鼓励幼儿去主动交往。在角色游戏中,因为没有了成人的直接旁观或干预,幼儿的心理状态通常是比较放松的,容易沉浸在自己的游戏情境中,也大多流露出最自然、最真实的状态。观察中发现,无论是平常的性格外向还是内向的孩子,在情绪稳定的前提下,大多数幼儿在角色游戏中都乐于主动地与同伴交往,或是愉快地去接受同伴的主动交往。
2.给予指导
我们给予适时的指导、启发,是发展幼儿交往能力的重要手段。专家指出:“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指导幼儿游戏的手段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指导游戏就需要介入到幼儿的游戏当中去,介入的目的是引导幼儿继续游戏,从而提高游戏质量,在角色游戏中,促进幼儿交往能力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