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捣乱老师不喜欢——告诉儿童遵守课堂纪律是对老师最大的尊重
每个孩子,都要离开家庭、步入学校,参加学校的学习活动,如果孩子不遵守课堂纪律,课堂就是一盘散沙。然而,不少父母有这样的苦恼:孩子在课堂上总是违反课堂纪律,不但自己不认真学习,还打扰了别人,这让家长和老师都十分烦恼。对此,我们要配合学校工作,为孩子制订规矩,只有这样,孩子才能认真学习。
“我真不知道您的儿子是不是有多动症,他这样总是捣乱,我没法上课,也影响了其他同学,希望您回去好好和他沟通一下。”一位老师义愤填膺地对某家长说。
“我这个月已经是第五次被老师请到学校了,我儿子上课要么不听讲,要么和同桌讲悄悄话,更为严重的是,一次他居然把篮球拿出来,和几个男生一起玩起传球,那个新来的英语老师被气得半死。”一位父亲说。
其实,不少老师都遇到过这样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孩子,只不过有的老师能“镇”得住学生,而有的老师天性温柔,就难免会受一些学生的“不敬”。我们做父母的,除了关心孩子平时的学习成绩,也不要忽略了培养孩子的行为举止,而第一点就是遵守课堂纪律。
一般来说,孩子在课堂上不能注意听讲大约有三种表现:
第一,这些孩子不听讲,但都是“自己玩自己的”,也就是不会影响到老师上课,也不会影响他人听课,但却在座位上做小动作,比如,玩文具、听音乐、看课外书等。
当然,这类孩子不听讲并不是为了让老师生气,而是因为他们根本无法听进去老师上课的内容或者根本听不懂。
第二,一些孩子自己不听讲,还影响周围其他的同学。这类同学似乎永远有说不完的新鲜事,甚至绘声绘色地为周围其他同学讲述,有的同学碍于面子或者同样有话要说,也有的同学自言自语,这些都造成课堂学习中的一种噪声,既严重干扰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又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三,一些同学自己不听讲,还在课堂上大声喧哗,甚至随便离开座位、打闹,极大破坏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及学生的课堂学习,老师经常不得不中止教学维持课堂纪律。
对于这种孩子的这些情况,家长要明白,这是极度缺乏教养的,必须要给予干预。孩子进入学校,就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只有这样,教师的教学工作才能进行。同时,遵守课堂纪律,也是对老师最基本的尊重。
那么,具体来说,我们该如何教导孩子遵守课堂纪律呢?
1.告诉孩子遵守课堂纪律是学生的基本责任
作为父母,我们要告诉孩子,学生在课堂中必须要守好学生的本分,如遵守课堂纪律、认真听讲,这些都是一个学生素质好的体现,不遵守课堂纪律,会让其他同学厌恶。

2.培养儿童尊重他人的意识和习惯
我们要让儿童明白,友谊是一笔宝贵的财富,而要获得友谊就要懂得从他人角度考虑,就不能不遵守课堂纪律。
实际上,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尤其是父母的溺爱,很多儿童自私自利,不愿意为他人着想,这对儿童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是极为不利的。在现实生活中,自私、自利的儿童并不少见。这样的人,是很难与他人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的。所以,从小克服儿童的自私,培养他与他人分享的意识很重要。
3.建议老师对孩子进行一些教育方法上的调整
一般来说,老师都比较厌烦学生犯错误,尤其是那种上课捣乱的孩子,老师一般都会采取罚站、当众批评、叫家长的方式来处罚他。然而,这时期的孩子已经有了面子问题,这些方法只会加剧孩子的对抗心理,甚至令孩子产生厌学情绪。
因此,父母不仅不能接受教师的惩罚方法,更要建议老师寻找新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要给予孩子更多的理解与支持,与其建立良好的沟通。
另外,在教学方法上,可以建议老师让孩子多进行一些自主性学习,课堂教学正发生着“静悄悄的革命”,不论是“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还是“洋思经验”中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课堂教学模式等,都有助于孩子更好地参与到课堂过程中。
4.不要给予孩子过大的学习压力
父母过分看重学习成绩,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种无形的压力。很多孩子发现,当他们学习成绩下降,父母常常是老账新账一起算,把孩子学习成绩下降归结为玩得太多、学习不认真等,甚至骂孩子“蠢”“笨”等,这只能导致学生的对抗情绪。在课堂上,他们没有学习的动力,逆反心理会再次使得他们不认真听讲。
实际上,要想让儿童很好地遵守课堂纪律,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老师对学生的态度及师生关系。如果老师能真正关心、爱护学生,学生不仅会遵守课堂纪律,还会维护、支持老师的工作,帮助老师维持课堂纪律。
孩子在学校不遵守课堂纪律,我们要与学校和老师一起努力,帮助孩子纠正不良行为,并制订成规矩,让孩子爱上课堂,爱上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