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想帮他这个忙——教会儿童如何拒绝小伙伴
“妈妈,我同桌丽丽又让我放学后借笔记给她,真烦人。”女儿跟妈妈抱怨道。
“帮助同学不是应该的吗?”
“可是她是因为上课不听讲才需要借笔记来抄,我自己回家也要认真复习,她借了第二天才会给我,我也不知道怎么拒绝她。”
“乖女儿,你是个善良的孩子,但帮助别人也要有度的,别人能做到的事,却让你去帮忙,你就不该答应,你要知道,‘好好先生’总是会被别人欺负……”
案例中,妈妈的话是有道理的,毫无原则地帮助别人就会成为一个吃力不讨好的“好好先生”。诚然,人生在世,谁都会有求于人,正是深知这个道理,我们对于别人的困难也常常伸出援助之手。但对别人的请求,总不能事事都答应,对有些自己力不能及的、违犯原则的、出力不讨好的、付出精力太多的请求,不得不加以拒绝。不善于拒绝别人的人是一个没有原则的人。
的确,我们经常教育儿童要懂得与人分享,养成慷慨、大方、谦让的美德。但任何事情都要讲究一个度,若是轻易承诺了自己无法履行的职责,将会带给自己更大的困扰和沟通上的困难。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不少父母经常向儿童灌输这样的思想:“要多帮助别人,拒绝他人的人不受欢迎”。这样的父母在生活中往往也是不懂拒绝他人的人,虽然他们也发现,不懂拒绝让他们的生活平添了很多麻烦。实际上,懂拒绝且善于拒绝,也是自尊自信的表现,而自尊自信的人才更能得到喜欢与青睐。

可能不少儿童会误认为,“我只有顺从和帮助别人,才能变得可爱”,事实上,一味顺从只会使你成为别人口中的“老好人”。对于任何人的任何请求都来者不拒,最后你会发现,自己已经筋疲力尽,却“吃力不讨好”。你身边的人都希望你随时随地在他们身边,为他们服务。不会拒绝让你疲惫,感到压迫和烦躁。切记,不要等到你的能量耗尽时,才采取行动。
当然,教导儿童学会拒绝别人这个过程也需要我们父母的引导,因为拒绝别人实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有些孩子在拒绝对方时,因感到不好意思而不敢据实言明,致使对方摸不清自己的意思,而产生许多误会,同时也给自己造成心理压力。大胆地拒绝别人,是相当重要却又不太容易的事情。教会孩子学会拒绝别人,将使孩子受益终身。当孩子没有勇气拒绝的时候,家长可以尝试下面的几种方法。
1.教儿童正确认识“面子”问题
儿童不敢拒绝他人还可能是为了保全面子。比如,虽然自己的钱都是父母给的,但当别人来借钱去玩游戏时,为了面子还是借给别人。有些孩子甚至发展到别人叫他去做一些不合纪律的事情也会违心去做,而事后却遭到老师的批评。可见,让儿童会拒绝就应该教孩子正确区分面子。
2.教儿童泰然接受他人拒绝
父母应该从小在孩子头脑中强化一个概念:别人的东西不属于我。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拒绝别人的必要。
3.让儿童坚持自己的决定
有些儿童不敢拒绝同伴的要求是因为害怕别人不跟自己玩,害怕被孤立,于是,别人要什么东西,他就会拱手奉送,可是,事后他就后悔了。这种情况就是平常说的“没志气”,常发生在年龄较小的孩子当中。
家长须逐渐培养儿童的果敢品质,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就应该勇敢承担起责任来,自己拒绝同伴后就应该承担起受冷落的后果,而不是过后就反悔。
4.教给儿童委婉拒绝的技巧
拒绝别人的某些无法接受的要求或者行为时,妈妈要教给孩子应注意的方式、方法,不可态度生硬,话语尖酸。你要告诉儿童,先不要急着拒绝对方,可采用迂回委婉的方式说明自己的实际情况,既不违反自己主观意愿,还可以给对方一个可以接受的理由。以下是几种委婉的、儿童可以学习的方法:
(1)让儿童学会用商量的语气和别人说话。告诉孩子,拒绝别人有时要和对方反复“磨嘴皮子”,直到对方认可。如此,就巧妙地拒绝了对方,避免了一场冲突。
(2)让儿童学会间接拒绝别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式的拒绝,犹如当头一盆冷水,使人难堪,伤人面子。父母要教会孩子学会先承后转的方法,避免正面表述,间接主动出击。即首先进行诱导,当对方进入角色时,然后话锋一转,制造出“意外”的效果,让对方自动放弃过分的要求。
(3)教儿童用语气的转折。告诉儿童,当不好正面拒绝时,可以采取迂回的战术,转移话题也好,另有理由也可以,主要是善于利用语气的转折:首先温和而坚持,其次绝不答应。
(4)教儿童学会推迟别人的请求。如果儿童不想答应别人的请求,父母可以教孩子用一拖再拖的办法,推迟别人的请求,比如说“我想好了再跟你说”“我再考虑考虑”等,这都是一种委婉拒绝别人的方法,别人也会从儿童的推迟中,明白他的意图,从而不会使双方过于尴尬。
总之,父母所要做的,就是教会儿童如何平和地、友好地、委婉地、商量地拒绝别人的要求;同时泰然自若地接受他人的拒绝,而不是为儿童解决、包揽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