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做彬彬有礼的好孩子——儿童谈吐优雅更被人喜欢

我要做彬彬有礼的好孩子——儿童谈吐优雅更被人喜欢

作为父母,我们给予孩子的,不仅是生命,还有人格力量、品质、修养等部分,一个出色的孩子,必当有着良好的修养,而这与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正如塞德兹说过:“人如同陶瓷器一样,小时候形成一生的雏形,幼儿时期就好比制造陶瓷器的黏土,给予什么样的教育就会形成什么样的雏形。”每个成长期的儿童,都希望自己能被其他小伙伴喜欢,而要做到这一点,儿童就必须拥有优雅的谈吐。

一个谈吐优雅的儿童,能做到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不卑不亢;谈吐优雅的儿童,经常会将诸如“请”和“谢谢”这样的礼貌用语挂在嘴边;谈吐优雅的儿童,餐桌上行为得体;谈吐优雅的儿童,不和父母顶嘴,不打断别人说话;谈吐优雅的儿童,随时随地体贴照顾他人,尊敬和关心他人……举止优雅将会为儿童带来无穷的魅力。

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家庭教育中修养教育的缺乏,很多儿童在谈吐上没有形成一种很好的习惯,这让很多父母很是头疼。

例如,一位妈妈在谈到自己的女儿时表现出深深的忧愁:“人家小姑娘穿得干干净净,说话甜甜的,很讨人喜欢,但我女儿就是个‘皮大王’,说话大喊大叫,把玩具弄得‘身首异处’,喜欢和男孩子在一起疯,小裙子上总是脏兮兮的。我怎样才能培养出一个谈吐优雅的小淑女呢?”

如果一个孩子谈吐上毫无顾忌,处处淘气,这的确是让父母感到头疼的一件事情。如果父母顺其自然,那儿童势必会在行为举止上缺乏教养;如果父母严加管束,又极有可能会扼杀孩子的天性。

那么,身为父母,我们究竟应当怎样去约束儿童不当的说话方式,一点一滴地培养起孩子优雅的谈吐呢?

第一,作为父母,应该以一个有修养、谈吐优雅的形象来给儿童一个示范。孩子是父母一面镜子,所以,培养儿童优雅的谈吐,更需要父母言传身教。

一位妈妈这样写道:“别以为小孩什么事情都不懂,她可都看在眼里呢!有一次她冲我发脾气,我就说她:‘小姑娘不可以这么大声说话’,结果就听到她小声嘟囔:‘妈妈和爸爸不开心的时候也这么大声说话的。’听到女儿这么说,从那以后,我尽量克制自己的急性子,暗自发誓要给她树立一个优雅妈妈的好榜样。”

无数事实证明,父母的一言一行对儿童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父母说话大嗓门,那孩子讲话也必然不能细声细语;父母说话无所顾忌,孩子自然也会大大咧咧……所以要想培养出儿童优雅的谈吐,父母先需要提升自己的语言修养。

第二,告诉儿童谈吐优雅的标准。在日常生活中,父母们不妨参照以下标准,对儿童提出合理正确的要求:

(1)父母要教育儿童,与人谈话的时候,要表现出对他人的尊重、理解和善意,要面带自然的微笑,千万不要出现随便剔牙、掏耳、挖鼻、搔痒、抠脚等不良习惯动作。

(2)在言谈措辞上,父母要让儿童养成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的好习惯,如经常说“您好”“谢谢”“请”“对不起”“没关系”等。父母还应告诉儿童,沉默寡言、啰唆、重复都是不正确的语言表达方式。需要注意的是,父母向儿童讲解优雅举止的标准时,不要用教训命令的口吻,而是要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当谈吐优雅成为儿童一种不自觉的习惯,孩子卓尔不凡的气质也就形成了。

第三,父母要多提示和表扬儿童。儿童的一些错误的语言往往出于考虑少,而不是有意冒犯。如果父母此时严厉斥责,往往会使儿童产生反感和抵触情绪。因此,想让儿童变得谈吐优雅,最好的方式就是提示和表扬。

例如,父母可以制订一些家庭内部的基本规矩,来引导孩子谈吐文雅,如你想说“你这个没教养的孩子,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可以换成这样说:“我们家的规矩是吃饭时不能大声说话。”这样儿童比较容易接受,因为你是在说一种制度、一种行为,而不是在批评她。

谈吐优雅是一个儿童有修养和气质的重要表现,谈吐好的儿童,能由内而外散发出一种馨香。父母如果在儿童还小的时候,就注重对其谈吐的培养,那么儿童长大成人之后,势必会成为一位彬彬有礼的年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