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大美至简
第三章 数学大美至简
凡是美的事物,无一不是简单的、和谐的、秩序井然而统一的。
请看这两幅描绘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意境的几何图形(图3-0-1,图3-0-2):

图3-0-1

图3-0-2
图画是多么地简单,而它所蕴含的诗意,却又是那么地优美!
为人们赞美和咏叹的自然景物最多的,无非日月星辰、山川湖泊,它们也是极其简单而宁静的景物。为文人墨客所描写、所感叹的美文、好诗,也无非春夏秋冬更替,风霜雨雪变化,喜怒哀乐之情,也是那么地平常。

图3-0-3 数学家欧拉
人们最喜欢的图形是圆。一个以O点为圆心,以r为半径的圆,若用数学符号,即可表示为⊙(O, r)。多么地简单而明确。
数学中被认为最美的数学公式,是将五个最著名、最重要的“数”——0,1,无理数π, e,虚数单位i,联系在一起的欧拉公式:
eiπ+1=0
它是多么简单而美妙!
从古代希腊人,到中世纪的欧洲人,都认为天地万物、日月星辰,是上帝按照数学公式安排的。支持日心说的第一人伽利略(1564—1642)说:“大自然是数学语言写成的。……天地、日月星辰都是按照数学公式运行的。”世间万物的纷乱繁杂,一旦归为数学公式描述,就一切和谐有序,按照既定的规律运行。
在欧洲“黑暗”的中世纪尚未结束之前,数学家、哲学家笛卡尔(1596—1650)在研究科学方法论时,寻求真理的思路便是:把一切问题归结为数学问题,把数学问题归结为方程问题,求解这个方程,求得它的解,便能得到所要解决的问题的答案。

图3-0-4 笛卡尔
他认为:只有这样运用数学方法,经过计算所得到的结果才是真理。
近代数学家加德纳(1914—2010)也这样说:“数学的真谛就在于不断寻求越来越简单的方法证明定理和解决问题。”我国著名数学家王元也说过:“数学之美,说到底就是简单。”
数字1,是最简单不过的了。但“一元复始”,是天地万物的出发点,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1,是计数的起点。没有1,哪来2?如中国古代伟大哲学家老子在《道德经》中所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再从现代数学集合论的观点来看,1,是与只含一个元素的集合一一对应的所有集合,对数量上的特性的抽象。若用空集Ø表示0,那么只含一个元素的集合{Ø}就对应1。这真可以说是“无中生有”。
人们还赋予某些数字以特殊含义,在中国民众的口中,经常用含有数字的成语,或口语,来表述种种复杂的意象。如:
一来二去、接二连三、三心二意、三老四少、四舍五入、五颜六色、七上八下、八九不离十、九九归一、十拿九稳,如此等等。
读上一遍,便能够感到数字的魅力,感到数字的简洁明确和极强的概括性。
再说数学公式,一个再复杂的问题,一旦建立数学模型,化为数学问题,又经逐步简化,化为二次方程问题,那么直接带入二次方程求根公式,就彻底得到解决。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人们遇到过许许多多十分困难的难题,都是因为利用数学方法,而得到解决。这些精彩事例,在以后的篇章中,我们会经常提到。
总之,数学之大美在于:万物皆数,万象归宗,万物互联。欲知详情,请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