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哉数学之为用

一、大哉数学之为用

《大哉数学之为用》是我国数学家华罗庚教授,发表在1959年5月《人民日报》上的一篇文章,大力宣传数学在各个方面的应用。他说:“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生物之谜,日用之繁,无处不有数学的重要应用和贡献。”从此以后,数学作为打开科学宝库的钥匙,从理论的顶端,走下神坛,走向民间,开始彰显它的应用性和技术性的一面,在人们生活、社会生产的各个方面大显身手,发挥它的巨大应用价值。

其实,我国古代就特别强调数学的实用性,一直把数学作为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算法”来应用。“凡事要做到心中有数”是我们老祖宗总结出来的一条真理。这个“数”就是指数学、算法。

距离华罗庚先生写这篇文章,已过去了六十多年。这六十多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数学的应用更加重要。而所谓现代科技,其实质就是数学技术。

图4-1-1 王选院士(1937—2006)

数学的广泛应用,有的是数学技术、数学理论的直接应用,更多的却是数学原理、数学思想方法对于其他科学技术的基础理论的支撑。如计算机的编程和应用建立在数学技术和数学原则之上。难怪计算机大家王选院士说:电子计算机=数学的心脏+机械的外壳。而计算机的应用和其运算速度的迅猛发展,催生了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使全世界进入了信息时代、互联网时代,进而即将跨入“万物互联”的5G时代。

所以时代越进步,科技越发展,数学的应用越显得重要,而且数学本身也将随大数据潮流的推动而不断发展。

于是现代社会前进的动人图景是——

数学及其应用的发展→现代科技的进步(表现为“万物互联”)→人类生存环境越来越美,人们生活感受越来越美好!

数学及其思想、方法、技术的应用,有的可以被他法代替,有的则非此一途不可,除了数学方法,别无他途。如若不信,可以从以下的事例,来考量一番!

大哉数学之为用!大哉数学之为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