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明确了教育“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提出了“九个坚持”“九个要”的重要论断,深化了对我国教育的规律性认识,为新时代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同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教育部等五部门印发《教师教育振兴行动计划(2018—2022年)》,力图从源头上加强教师队伍建设。202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要求“建立高水平现代教师教育体系”。2022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弘扬尊师重教社会风尚。可见,要建教育强国,就要用教育来强国,而教师队伍建设是建设教育强国的基础工程。党的二十大强调,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新时代需要高质量的教师教育。同时,新时代也为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新要求,提供了新契机。
地方师范院校在教师教育中大有作为,在乡村教师教育中更有作为。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重大变化,要解决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问题。我国的教育事业也一样,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矛盾仍然突出。如何破解这一教育难题?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目前,在我国师范院校和举办教师教育的非师范院校中,地方院校占据大多数。地方师范院校不能削弱师范性,而应扎根区域办好师范,致力于培养乡村基础教育师资,以服务好乡村基础教育为己任,不断探索培养乡村基础教育优质师资的有效路径,以高质量的教师教育促进乡村教育振兴,从而解决我国基础教育城乡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问题,以此回答教师教育的时代之问。这不仅是理论问题,更需要通过实践来回答。
陶行知先生认为,师范教育就不是“从头脑里空想出来的”,也不是“从国外运输进来的”,应是“从自己的亲切经验里长上来的”。这就要与区域基础教育发展需求结合起来,在坚持培养扎实理论知识的基础上,从做中学、从学中悟,增加职前师资面对真实教学情境的机会,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突出实践能力培养。为此,我们以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乡村教育研究”创新团队(项目号:2022CX08)为骨干力量,以曲靖师范学院乡村振兴研究院教育研究中心为平台,总结“自己的亲切经验”,组织编撰“教师教育高质量发展书系”丛书。这套丛书包括“学术系列”“教材系列”“案例系列”等。该丛书基于边疆乡村教育实际与高质量发展,围绕师范生培养、基础教育师资职后培训,在教师教育理论研究、教学研究等方面形成研究成果。该丛书不仅是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乡村教育研究”创新团队、曲靖师范学院教育学学科以及乡村振兴研究院教育研究中心的重要成果,也是学校擦亮师范底色、提高师范性新高度的重要印记。该丛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根据阶段研究进展,适时组织出版。由于我们的理论水平和实践探索所限,该丛书存在诸多不足,恳请学界同仁提出宝贵意见。
加强边疆教师教育建设,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助力中国式教师教育现代化,这是我们共同的使命。
是为序。
编委会
2022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