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写作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案例研读

三、在写作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案例研读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在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写作教学中,充分地利用了情境教学模式开展写作教学,教学的过程如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1)PPT呈现都贵玛的相关图片。

(2)老师设问:图片上的人是谁?她做出了什么贡献?她有哪些高尚的品质?她为什么会被评为“人民楷模”?请同学们先看一个视频。

(二)观看视频,深度体验

教师播放都贵玛的相关视频,学生观看视频,深入体验。

(三)情动词发,书写感受

(1)教师布置写作任务:看了这个视频,同学们应该都有自己的独特感受,请同学们为都贵玛写一段颁奖词。

(2)学生写作。

(3)学生交流展示。

(4)教师评价。

(四)提供支架,呈现范例

(1)针对学生写作中语言不够典雅的问题,教师及时呈现感动中国人物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烂漫的山花中,我们发现你。自然击你以风雪,你报之以歌唱。命运置你于危崖,你馈人间以芬芳。不惧碾作尘,无意苦争春,以怒放的生命,向世界表达倔强。你是崖畔的桂,雪中的梅。”

(2)学生朗读颁奖词。

(3)学生讨论:为什么这个颁奖词写得这么典雅呢?

(4)学生交流。

(5)教师总结:人称、象征、修辞。

(五)根据范例,修改作文

(1)学生结合“感动中国”组委会给予张桂梅老师的颁奖词,修改自己的颁奖词。

(2)小组内相互修改。

(3)小组派代表交流展示。

(4)教师总结。

(六)布置作业,巩固所学

请同学们结合今天的所学内容,为自己的妈妈写一段颁奖词。

(七)教师总结,情感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写作,我们学会了怎么写颁奖词,学会了使我们作文语言变典雅的方法,更重要的是体会到了各族人民团结协作,相互扶持的深厚情感,我们要继续发扬民族团结的优良传统,齐心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这一堂课创设了生动具体的情境,一开始创设了图片情境,接着创设了视频情境。通过图片情境和视频情境讲述了都贵玛可贵的品质,她不怕困难,肩负着28名孤儿的抚养工作,这些孤儿的平均年龄比较小,最小的才刚满月。都贵玛用温柔的爱和宽广的胸怀给了孤儿们第一个家。这样的情境符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初中生的心理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阶段,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俱存,为提高初中生学习的效率,在学习的开始阶段就应借助形象思维让学生具体感知。这样学生才能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才能不断地提高思维水平。创设形象化的教学情境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并且学生还能深入情境,调动各种感官感知、体会、聆听、想象,进而写出独特的感受。

这堂写作课还让学生深入地体验了情境。体验情境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看图片看视频的过程就是深入体验情境的过程。另一方面是学生思考和写作的过程也是深入情境体验的过程,在不断的体验中,学生有了自己的看法、想法、情感,这就为下一阶段的表达奠定了基础,同时学生也受到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熏陶感染。

这堂课让学生体验在先写作在后,真正做到了情动而辞发。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真切地体验了情境,产生了真情实感。这样写出的文章自然就蕴含着学生鲜活的情感体验,既提高了写作能力,又升华了情感,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这一堂写作课充分发挥了教师的引导作用。教师的引导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及时提供了范例支架,当学生无从下笔的时候,教师及时提供了颁奖词的范例,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第二,及时提供了知识支架。当学生不知道如何使自己的语言典雅的时候,教师及时地提供了比喻、拟人、对偶等修辞手法以及象征、人称等知识及时地解决了学生写作过程中的困难。第三,总结提升。教师在课堂结束时的总结,有效地升华了学生的体验,并从更高的层次作了引导,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总而言之,在写作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有利于加强写作与生活的联系;有利于充分发挥写作的育人功能。在写作教学中围绕加强民族团结进步的写作主题,创作丰富多彩的写作情境;在写作实践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交流展示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