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绕主题开发课程资源,充分发挥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
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课程资源的开发应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题进行。主题就像文章的中心思想,所有材料都应该体现中心思想,都应该为中心思想服务。语文课程资源的开发也必须围绕一定的主题进行,这样才能保证课程资源建设的正确方向。课文课程资源包括课堂教学资源和课外学习资源。例如:教科书、相关配套阅读材料、其他图书、报刊、工具书、教学挂图,电影、电视、广播、网络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生产劳动与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布告栏、报廊、各种标牌广告等。自然风光、文化遗产、风俗民情、国内外的重要事件、日常生活的话题也都可以成为语文课程的资源。[42]由此可见,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这些资源是杂乱的、零散的,需围绕一定的主题来开发课程资源,这样才能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资源的作用。“主题是活动的灵魂,没有主题,活动就会失去方向,内容也会零散。因此,一个好的主题是活动成功的一半。”[43]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课程资源开发应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题进行开发以保证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正确方向。
围绕主题开发资源才能充分发挥资源的育人价值。2022年版新课标强调:“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应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把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首要原则。”[44]同时,还强调:“课程资源的使用要以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发展为目的,多角度挖掘其育人价值。”[45]从其论述来看,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语文课程资源发挥育人价值的前提和基础,是保证语文课程资源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的保证。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题开发语文课程资源既坚持了正确的政治方向,也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是一个总的主题,围绕这一总主题,可以通过诸多分主题来开发课程资源,这样的语文课程资源将更有针对性和实效性。教学完《庖丁解牛》这一篇课文后,可以“庄子经典寓言鉴赏”为主题开发课程资源。这一课程资源可包含以下庄子的经典寓言:《庄周梦蝶》《鹏程万里》《井底之蛙》《鲁侯养鸟》《老汉养蝉》《无用之用》等寓言。学生阅读这一组经典寓言的作用是多方面的。一是可以受到思想的启迪。比如,学生阅读《无用之用》这一寓言后就会明白:无用并不是没有用,而是一种看不见的用处。比如游戏、发呆,很多人认为是无用的,但是这些无用的东西却是有大用的,游戏、发呆可以使人获得休息,可以使人获得一种深层次的思考。因此,开发以“庄子的经典寓言鉴赏”为主题的课程资源可以启迪学生的智慧。二是可以训练学生的思维。庄子的寓言具有形象性的特点,通过形象性的故事阐明深刻的思想,学生在概括寓意的过程中可以有效地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等思维能力。庄子寓言的主题具有朦胧性的特点,这就为多元解读提供了平台,多元解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思维能力是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三是有利于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增强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指学生认同中华文化,对中华文化的生命力有坚定信心。庄子的寓言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内容和重要的载体,开发以“庄子经典寓言鉴赏”为主题的课程资源,学生在学习利用这些资源的过程中既可以感悟到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又可以汲取民族文化的智慧,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阅读这些文章,有助于我们了解中华文化的一些重要理念,领会其中包含的人文精神,深化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增强文化自信。”[46]增强文化自信是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重要基础。由此看来,围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主题开发课程资源,既可以保证语文课程资源开发的正确方向,又可以充分发挥语文课程资源的育人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