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案例研读
西双版纳州第二中学一位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交际教学时,紧扣主题、精选话题、创设情境、突出实践。教学过程如下:
(一)设疑导入,激发兴趣
同学们,当前我们云南省正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我们学校也在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应该怎样创建呢?如果你是校报的记者将就这一问题采访校长,你会怎么问呢?校长应该怎样回答呢?
(二)同桌互动,模拟采访
(1)右边的同学模拟校报记者,左边的同学模拟校长,同桌之间进行对话。
(2)角色互换,右边的同学模拟校长,左边的同学模拟校长,同桌之间进行对话。
(三)代表上台,展示交流
(1)选择几组代表上台模拟展示交流。
(2)其他同学认真倾听。
(3)展示交流的同学进行自我评价。
(4)同学点评。
(5)老师点评、总结、归纳:要营造一种融洽的气氛、提出的问题要具体细致、要注意说话的语气和方式。
(四)教师归纳,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口语交际课,每个同学都体验了记者的角色和校长的角色,也掌握了采访的具体要求,同时也提出了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具体措施,部分同学提出的有些措施是很有见地的,现将大家的意见汇总起来交给校长,这些建议将为学校的正确决策提供参考。
很多同学在发言中认为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学校创建中的作用,这是非常好的建议,希望同学们用实际行动为学校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做出自己的贡献,争做民族团结先进个人。
这是一堂比较成功的口语交际课。首先,精心选择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怎样创建”这一话题,该话题是西双版纳州的热点话题,跟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因此每个学生都有可说的话,这就为口语交际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其次,教师创设了具体的交际情境,让每个学生的承担具体的交际任务。教师围绕怎样“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这一话题创设了“学生记者采访校长”的交际情境,有效地提升了学生口语交际能力。再次,这一堂课体现了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在听和说的实践中提升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同桌之间的模拟对话,让每个学生都有听说的实践机会,体现了语文课程“关注全体”的理念;在代表上台展示交流环节,既培养了学生说的能力,又采用了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在自评、互评、师评的过程中促进了学生的发展。最后,在口语交际教学中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模拟采访中,学生对于创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作用、价值和措施有了全面的理解,同时还分析了学生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创建中学生的角色定位,这就为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奠定了基础。教师在归纳总结阶段做了很好的引导,引导学生们积极参与到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创建中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校的创建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一引导,深化了学生的认识,有利于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这一堂口语交际课,通过口语交际的具体实践活动有效地提升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同时也加强了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总而言之,在以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主题的口语交际教学中,既要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也要充分发挥口语交际教学的育人功能,在口语交际教学的实践中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