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鼻咽癌

6.鼻咽癌

鼻咽癌是原发于鼻咽黏膜被覆上皮的恶性肿瘤,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占头颈部肿瘤首位。其发病与EB病毒感染、遗传易感性、化学、环境等因素有关,其中环境因素起重要作用。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皮肤护理

放疗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皮肤护理,忌用肥皂,不涂碘酒或氧化锌软膏,避免日晒和寒风刺激,禁贴胶布。衣着要适度,天冷时可戴口罩,以减少冷空气的刺激。

2.饮食护理

(1)戒烟酒,忌食过冷、过热、过硬、过辣食物。

(2)放疗期间多饮水,改善饮食,多吃含蛋白质及维生素的食物,这类食物可以增加抵抗力,也可增加食欲。

(3)放疗、化疗期间,患者难免会出现食欲减退等症状,因此,治疗期间首先应保证良好的食欲,可采取两种方法:

①更换食谱:一种新的食物可促进食欲,比如常吃猪肉类食物的病人可更换吃鱼、虾、蟹、鸡等,有条件的可吃龟、甲鱼。

②改变烹调方法使食物具有不同的色香味。但烹调时一定要达到食物比较熟烂的程度,方能顺利地消化吸收。

3.功能锻炼

经常进行转颈运动、叩齿、鼓腮、微笑、张口等锻炼。口干的患者可以采用口含梨片的方法减轻不适;出现放射性咽炎的患者,可使用口腔喷剂如西瓜霜等。

4.环境

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最好设置在24—26℃,以防室内外温差过大;在早晚气温较低时,注意开窗通风换气;避免烟雾、粉尘刺激。

(二)对症护理

1.口腔疼痛护理

(1)指导患者随身携带一瓶水,经常湿润口腔,经常用金银花、麦冬泡水喝,使口腔黏膜湿润,用淡盐水或者5%碳酸氢钠漱口,每次含漱口液至少1分钟。

(2)放疗前先洁牙,用软毛牙刷刷牙,餐前用0.1%地卡因或复方维生素B溶液含漱,以减轻疼痛。

2.放射性皮炎的护理

(1)要保持局部皮肤清洁干燥,照射野皮肤不宜用肥皂、粗毛巾、热水擦洗。

(2)避免穿高领衣服,外出时避免阳光直晒。

(3)脱皮时勿用手撕剥、抓痒,湿性反应时局部要暴露,保持清洁。

(4)忌用碘酒、汞溴红、肥皂水、热水擦洗和敷贴胶布,不用含金属的洗剂或油膏等。

3.鼻出血的护理

(1)嘱患者不要挖鼻和用力擤鼻涕,以减少鼻出血的机会。

(2)少量出血时可局部冷敷或鼻腔收缩剂喷鼻。

(3)详见“鼻出血”一节的护理方法。

症状勤观察

1.注意观察患者有无鼻涕中带血,或从口中回吸出带血的鼻涕。涕血常发生在早晨起床后,量不多时,经常被疏忽。

2.观察患者有无耳鸣、听力下降,耳鸣、耳闷塞感及听力下降也是鼻咽癌的早期信号,是由于鼻咽癌新生物堵塞患侧咽鼓管口所致,也可能是鼻咽癌进一步恶化损伤听力神经所致。

3.注意观察患者有无头痛症状,鼻咽癌常表现为偏头痛、颅顶枕后或颈项部疼痛。鼻咽癌头痛大多与癌组织侵犯颅底骨质、神经和血管有关。

4.注意观察患者颈部是否有“包块”,这种“包块”其实是肿大的淋巴结。鼻咽癌患者的颈部淋巴结肿大,常被误诊为炎症。对于经消炎治疗无缩小,甚至持续迅速增大,尤其是质地较硬的颈部肿块,需要及时就诊。

用药小锦囊

1.常用的药物

对鼻咽癌有效的常用化疗药物有顺铂(PDD)、卡铂(CBP)、环磷酞胺(CTX)、氟尿嘧啶(5—Fu)、博莱霉素(BLM)或平阳霉素(PYM)、多柔比星(ADM)、长春新碱(VCR),而以铂类为主的多药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较好。近年来,吉西他滨、紫杉类药物、伊立替康、奈达铂、异环磷酞胺等也被应用。

2.常用化疗药的副作用

出现骨髓抑制、消化道反应、静脉炎、口腔溃疡、脱发等反应。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随时与医生联系,多数患者会出现恶心、呕吐,轻者可根据医嘱给予健胃、镇静药,症状重者要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根据医嘱给予补液治疗。教会家属掌握WBC、RBC、PTL的正常值,化疗期间每周查血象一次,如有异常及时与医生联系,必要时停止化疗或遵医嘱给予升白细胞治疗。

心情巧放松

1.患者经常会出现悲观、愤怒等负面情绪,而情绪忧伤、抑郁以及严重的心理应激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使鼻咽癌患者病情进一步恶化。应多与患者沟通,通过劝导、启发、同情、支持等心理疏导方法帮助患者正确认识问题,建立正确的心理防御机制,减轻不良心理反应,有针对性地对患者的紧张、抑郁、焦虑和过分担心等不良情绪进行心理调适,引导患者树立信心,配合治疗。

2.关怀过度或关怀方式不当均不利于患者康复,如过于无微不至,挤牙膏、拧毛巾这些小事都包办,或和患者一起掉眼泪,或限制患者看书学习等。有的家属认为要尽量满足患者的要求,这些对患者均有害无益。

就诊有诀窍

1.初诊

如发现鼻涕带血或吸鼻后口中吐出带血鼻涕,以及不明原因的颈部淋巴结肿大、中耳积液等应及时就诊。

2.复诊

术后第1年2个月1次,第2年3个月1次,第3年6个月1次,如有鼻出血、头痛、复视、耳聋和颈部肿块可随时看医师。

预防早知道

1.注意气候变化,预防感冒,保持鼻及咽喉卫生,避免病毒感染。

2.尽可能地避免接触污染较重的外界空气环境。因为鼻咽部是外界空气进入肺部的必经之路,有害的气体进入肺部之前首先侵害鼻中咽部。尽量避免有害烟雾吸入,如煤油灯气、杀虫气雾剂等,并积极戒烟、戒酒。

3.注意饮食的结构,不要偏食,要多吃蔬菜、水果等含有大量维生素的食物,少吃或不吃咸鱼、腌肉等。

4.遇有下列情况者,如回缩性血涕;出现耳鸣,耳闷、听力减退;头痛,特别是持续性偏头痛;颈淋巴结肿大、面麻、复视等,应警惕鼻咽癌可能性,应及早看医生和做检查。

5.避免重体力劳动、熬夜、过度的体育锻炼等,以免使机体的内环境失衡,抵抗力下降,使癌症复发或转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