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喉乳头状瘤

14.小儿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小儿喉乳头状瘤远较成人多见,80%发病于7岁以前,更集中于4岁以下。表现为初始声嘶,继之失声。活动的乳头状瘤嵌入声门或声门下腔,可能导致突然发生窒息。多由母亲生产时由产道感染,病毒HPV6和HPV11型与喉乳头状瘤的发病关系密切。小儿喉乳头状瘤极易复发。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术前一般护理

(1)衣着护理:衣着应柔软舒适,不能太多,以四肢温暖、背不出汗为宜,活动后及时添减衣物等。

(2)饮食护理:饮食注意营养,避免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保持口腔清洁,预防口腔感染。

img14

睡眠充足

(3)失声护理:患儿有不同程度声嘶或失声,应仔细耐心倾听,领会孩子意图,满足孩子需要,避免急躁。

(4)作息时间应规律,保证孩子有充足的睡眠,增强免疫力,防止受凉感冒。

2.术后出院指导

(1)饮食指导:

①手术后应给予清淡易消化饮食,避免进食油炸、辛辣等刺激性食物。

②病人应多吃全谷类、豆类和坚果,以摄取维生素B和维生素E,有助于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

③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以摄取足够的维生素C。

④尽量选择病儿平时喜欢的口味,注意食物的色、香、味,增加病儿的食欲。

(2)出院回家后不要做过于剧烈的运动,如跑步、跳绳等,也不要大喊大叫,注意孩子的声嘶、呼吸情况,观察孩子有无呼吸困难现象。

(3)注意口腔卫生,每次进食后注意饮水,达到口腔自洁的目的。

(4)注意预防感冒。

(二)对症护理

1.睡觉采取半坐卧位或平卧位。

2.尽量减少孩子的活动,使其安静休息,以减少氧的消耗。

3.周围环境宜安静,以免孩子受惊,引起哭闹,加重呼吸困难。

4.注意观察孩子的呼吸及全身情况,如发生呼吸急促、烦躁不安、三凹征、面唇发绀、出汗等情况,表示呼吸困难已进入Ⅲ度,需立即进行抢救。

5.注意盖被不要过重、过热。

症状勤观察

1.观察孩子有无声嘶、呼吸费力、肋间和胸骨上凹陷等现象。

2.观察孩子有无咳嗽、吸气时喘鸣及呼吸困难等现象。

3.观察孩子有无夜间出汗、消瘦现象。

用药小锦囊

1.常用的药物

常用免疫治疗药物有干扰素、万适宁等。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一般多有畏寒、发热、厌食症状,间有呕吐等。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干扰素使用的剂量、注射的时间等一定要注意在医师的指导下进行。

(2)干扰素切忌反复冻融、剧烈震荡,应置冰箱冷藏。

(3)要注意日常合理的饮食,要注意饮食的清淡、营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的摄入。

心情巧放松

小儿喉乳头状瘤在青春发育期常有自愈倾向。应与病儿及家长多沟通交流,减少病儿焦虑、疑问、不合作等问题,促进病儿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使病儿配合和接受治疗。

就诊有诀窍

1.初诊

小孩有声嘶的现象,就应到医院看耳鼻喉科医生。对于小儿喉乳头状瘤应及时手术治疗,千万不要等到孩子出现窒息时才去就医。

2.复诊

出院后1个月、3个月、半年进行复查,如出现声嘶、呼吸困难及时就诊。

预防早知道

1.认识小儿喉乳头状瘤的危害,防患于未然。

2.小儿喉乳头状瘤与皮肤寻常疣和尖锐湿疣一样,其致病因子是乳头状瘤病毒(HPV),已有不少间接证据支持小儿喉乳头状瘤与母亲妊娠期或分娩期的尖锐湿疣有一定的病因学关系。父母应加强自身防护,加强孕期管理与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