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耳道真菌病

20.外耳道真菌病

外耳道真菌病又称霉菌性外耳道炎、外耳道真菌病,是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炎性病变。以外耳道奇痒、渗液、疼痛、耳聋或阻塞感为主要症状。此病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病久则易合并细菌感染。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衣着护理:衣着要适度,避免着凉。

2.饮食护理: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注意饮食平衡。

3.注重个人卫生,保持外耳道干燥。忌用不洁物品或他人物品挖耳,防止交叉感染。

(二)对症护理

1.外耳道瘙痒的护理

(1)改善生活环境,居室及工作场所若通风采光不好,甚至阴蔽潮湿,就易于真菌滋生,应注意卫生。

(2)做好手的清洁护理,不随便取物或用脏手指挖耳,不共用毛巾、脸盆,不去不洁净的池塘游泳,不与真菌和蠕形螨感染者密切接触。

(3)注意外耳道清洁卫生,可适当使用防护皂或霜加以预防。外耳道瘙痒时可取适量的浓度为75%的酒精。用消毒棉签蘸一点此酒精,轻轻地涂抹在外耳道上,可每天涂抹3次。此方法不仅可以有效地止痒,还能杀死外耳道内的细菌,从而可预防各种外耳道疾病的发生。

2.耳痛耳鸣的护理

(1)注意休息,减少活动,婴幼儿也要尽量减少搬动,以减轻耳痛。

(2)遵照医嘱对症用药,用药疗程要足够。

症状勤观察

单侧或双侧耳内奇痒,儿童表现为不停抓耳、溢液并有堵塞感,重者可伴有耳痛、听力下降、耳内有臭气、头痛。

用药小锦囊

1.常用药物

咪唑类广谱抗真菌药物如二性霉素B、克霉唑软膏、达克宁霜等。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出现胃肠道反应、头痛、头晕、瘙痒等症状,偶见肝、肾功能损害。

3.使用药物注意事项

(1)一般采取局部用药治疗,用药疗程要足够。

(2)有继发性感染时应用抗细菌药物。

心情巧放松

患有外耳道真菌病时常出现外耳道奇痒并且反反复复发作,迁延难愈,内心焦躁不安。此时应主动关心、体贴、理解患者,耐心指导患者按疗程用药,正确使用抗生素和激素。

就诊有诀窍

1.初诊

外耳道出现瘙痒时,不要自己掏耳,应找专科医生检查。

2.复诊

症状体征消失后,随访3—6个月。

img20

改掉挖耳朵的坏习惯

预防早知道

1.保持外耳道干燥清洁,外耳道进水后及时用棉签拭干。

2.对滴耳剂药物有接触性过敏反应者,在湿热或水环境工作者和嗜好嬉水、游泳者为高发人群,尤其应注重预防。

3.改掉挖耳的不良习惯,尤其是不要用不洁之物挖耳,如在理发店挖耳,防止消毒不严,导致真菌传播。

4.积极治疗化脓性中耳炎,有效地使用各种抗菌素滴耳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