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急性扁桃体炎

7.急性扁桃体炎

扁桃体位于口咽侧腭舌弓与腭咽弓围成的三角形扁桃体窝内,为咽淋巴组织中最大者。6—7岁时淋巴组织增生,腭扁桃体可呈生理性肥大,中年以后逐渐萎缩。扁桃体作为免疫器官,对机体有重要保护作用。急性扁桃体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衣着护理

注意保暖,预防感冒。

2.饮食

食用易消化、富营养的半流饮食,多饮水,保持大便通畅。

3.休息与体位

注意卧床休息,适当隔离。

4.环境

注意保持室内的温度、湿度。

(二)对症护理

1.发热的护理

(1)保持家中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在家中一定要打开门窗,保证空气流通,病儿衣服穿着要适中。有的家长在孩子发烧时,生怕孩子冻着,所以紧闭门窗,并给孩子裹得严严实实,还希望孩子能发汗祛风降温。这些做法是错误的,小儿的神经发育还不完善,对体温的调节能力差,其体温可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上述做法无疑阻碍了机体的散热,反而使体温进一步增高。

(2)多喝水,特别是吃了退热药,大量出汗,多喝水或适量果汁可防止虚脱。孩子发热时营养消耗、能量代谢大,所以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应进食高维生素、高热量、营养丰富、清淡易消的流汁或半流汁饮食,并保证机体有充足的水分。

(3)穿棉质内衣,衣服汗湿了要及时更换。

(4)观察和记录孩子发烧的规律。详细测量和记录孩子发热的热度、发热时间的长短、采取退热措施前后体温的变化等,以摸索出孩子发热的规律,有利于医生的诊断,尤其对于长期发热而又未找到病因的病儿,意义更为重要。每天测量体温的时间最好固定,可每3小时测一次,并进行记录。

(5)有些孩子发烧时会手足冰冷,容易被忽视为不发热,若此时病儿所穿的衣服并不少,建议用体温表测量;或用手摸摸病儿的胸腹部和腋窝,这些地方的温度与人体实际温度较接近;或面对面感觉其呼出气体的温热度,如果温度偏高,可能已经发烧,不要随便加衣服,而要做出相应的处理。

img9

观察和记录孩子发烧的规律

(6)高热时注意卧床休息,保证充足的睡眠。

(7)保持口腔及皮肤的卫生。

2.咽痛的护理

(1)食物应选择营养丰富的全流或半流饮食,不可进粗硬及刺激性食物。多饮开水,多食新鲜水果蔬菜。

(2)保持口腔清洁无味,晨起、睡前、饭后用淡盐水含漱,每日5—6次,或用复方硼砂溶液或口泰漱口。

(3)病人应劳逸结合,注意休息。

(4)咽痛厉害者遵医嘱含药,如健民咽喉片、四季润喉片等药。

症状勤观察

1.注意观察有无全身症状

畏寒、高热、头痛、食欲下降、乏力、周身不适、便秘等。病儿可因高热而引起抽搐、呕吐及昏睡。

2.注意观察局部症状

是否有咽痛、咽干、吞咽困难及转头不便等症状。

3.观察病人是否有并发症的发生

如急性中耳炎、风湿热、急性肾炎、急性关节炎、急性心肌炎、急性心内膜炎等。

用药小锦囊

1.常用的药物

抗生素、解热止痛药、漱口液。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抗生素引起过敏反应,解热止痛药引起虚脱等。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使用抗生素时注意病人是否有药物过敏史,解热止痛药不可长期应用。

心情巧放松

病人因疼痛、体温过高,以及扁桃体源性全身疾病的影响,产生恐惧心理,应及时进行安慰和开导。

就诊有诀窍

1.初诊

病人发热、咽喉疼痛时应及时就诊。

2.急诊

病人出现高热、扁桃体化脓时应紧急就医。

预防早知道

1.坚持锻炼,增强体质。注意口腔卫生。

2.加强营养,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以免刺激咽部引起不适。

3.避免过度劳累、受凉及烟酒过度等诱因。

4.避免上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