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突发性耳聋

24.突发性耳聋

突发性耳聋(下文简称“突聋”)是指突然发生的、原因不明的感音神经性损失,可伴有耳鸣或眩晕。近几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且有明显年轻化趋势。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衣着护理

秋冬季节注意防寒保暖,随时添加衣服,外出可戴口罩,防止呼吸道疾病传播。

2.饮食护理

(1)忌“三高一低”(高糖、高盐、高胆固醇、低纤维素)饮食,宜低盐、低脂肪、清淡食物,预防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

(2)勿食冷饮、辛辣刺激性食物。

(3)戒烟,少量饮酒可促进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

(4)多喝淡茶,茶中含有多种维生素,多吃富含蛋白质的食物、蔬菜及新鲜水果,如蛋黄、植物油、豆类、白菜等。维生素E对机体免疫功能有重要影响,还能降低动脉硬化的发病率。

3.环境

(1)保持室内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最好设置在24—26℃,湿度55%—65%,注意开窗通风换气。

(2)避免噪声刺激。凡声强高于90dB即有损于耳,如工作环境中的噪声、家庭中音响设备、鞭炮声都应防护控制,不要长时间在高噪音区逗留,如舞厅等喧哗场所。在高噪音环境中带上耳塞。

img24

避免噪声刺激

4.休息与活动

注意劳逸结合,平时增强锻炼,增强抵抗能力。

(二)对症护理

1.对待突聋的患者要有耐心,理解其痛苦的感受,介绍成功病例,支持患者积极地面对现实,使患者情绪稳定,以积极的心态配合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交流时,可采取笔、纸或肢体语言等方式。

3.伴有头晕症状者,应卧床休息,必须活动时宜缓慢,以免加重头晕、耳鸣症状。

4.保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情绪激动,避免进入噪音环境及长时间使用手机通话。

5.睡前忌饮浓茶、咖啡,忌看恐怖和惊险小说。教患者根据兴趣爱好选择合适的方法分散注意力,保持愉快心情。

6.严格控制高糖、高盐、高胆固醇食品的摄入,日常应注意低盐、低脂、高维生素、高纤维清淡易消化饮食。多进食洋葱、大蒜、海带、菠菜等,可以软化血管、降低血脂,有助于改善内耳血液循环。戒烟、酒,避免进食燥热、刺激性食物。

症状勤观察

1.注意观察听力改变情况,询问患者有无耳鸣、眩晕等不适症状。

2.注意观察患者有无恶心、呕吐等胃部不适表现。

用药小锦囊

1.常用药物

(1)全身用药:包括抗病毒药物、糖皮质激素、能量合剂、神经营养剂、血管扩张剂及抗凝、溶纤药物等均可酌情选用。常用药物有静脉点滴地塞米松、低分子右旋糖酐、川芎嗪、辅酶A、ATP及凯时(前列地尔)、巴曲酶等。肌肉注射有维生素B1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出现恶心、呕吐、过敏反应、肝脏损害等症状。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观察其副作用,如胃肠道刺激的恶心、呕吐、上腹部疼痛症状,以及夜间兴奋失眠等,应及时告知医生处理。

(2)注意观察患者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如是否有眩晕、耳痛、耳胀等不适,并做好解释工作,说明出现这些症状的短暂性,安慰患者,消除其紧张心理。

心情巧放松

由于发病突然、恢复缓慢,突聋患者心理反应错综复杂,常表现为紧张、焦虑、恐惧、抑郁等情绪反应。通过心理诱导可以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评价,应对方式趋向积极,消除或减轻紧张焦虑等不良应激心理反应程度,从而使患者精神放松、情绪稳定,体内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下降,血管活性物质分泌减少,血管扩张微循环得到改善,细胞代谢增加,机体抗病毒能力提高,从而促进患者听力恢复。

就诊有诀窍

一旦发现有耳鸣、眩晕伴听力下降的情况,应即刻到医院就诊,抓住最佳治疗时机。

预防早知道

1.嘱病人生活规律,充分休息,睡眠充足,避免过度劳累。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急躁、发怒等不良情绪。

3.防止疾病,锻炼身体,避免衰老过程中引起的突聋及各类全身疾病引起的突聋。

4.避免和减少与强噪音等物理因素的接触,平时应避免各种噪音对听神经的刺激,防止听觉器官过度兴奋而疲劳。

5.避免头部外伤。

6.尽可能避免使用和少用重金属类药物、奎宁、氨基糖苷类药物以及链霉素、庆大霉素、卡那霉素、新霉素等耳毒性药物。

7.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便秘。勿剧烈呕吐、咳嗽、用力拧鼻,因剧烈的动作使胸内压、静脉压和脑压增高的同时可引起中耳压力突然改变,窗膜破裂,发生突聋。勿挖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