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管切开带管
19.气管切开带管
对于先天性喉部畸形、喉喘鸣和喉部肿瘤、喉狭窄及颅脑损伤后需上呼吸机的病人,为了解除呼吸道梗阻,必须行气管切开术。但因其原发病暂时不能治愈,一般病人需带管出院,待小儿病人发育长大或原发病治愈后才能拔管。对这部分病人,带管出院一方面可以为病人提供一个较医院环境更适合其生长发育的环境,另一方面又可减少医疗费用。因此,对其实施家庭护理关键是要保证一个安全畅通的气体通道。对病人及其家人和照护者进行家庭护理教育、培训,使其掌握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及康复保健知识、家庭自我监护要点,保持气管套管清洁、通畅、不脱管。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衣着护理
穿着低领或无领的开衫或者透气的单层衣服,避免气管导管口被遮盖影响呼吸。
2.饮食护理
单纯带管的病人可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喉部肿瘤手术后留置鼻饲管的病人按鼻饲法进食。
3.环境
提供一个适宜的生活环境,室内备寒暑表,以提示室内温度变化,有条件者温度宜保持在l8—20℃,湿度保持在70%以上。
(二)对症护理
1.呼吸困难的护理
病人、家人和照护者要了解上呼吸道的解剖、气管切开术的原理和方法、气管套管的组成结构、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知识。这些基本知识的掌握对于正确地实施家庭护理及紧急情况下的急救都是必不可少的。
(1)专人护理,防止病人烦躁不安时自行将套管拔出,或熟睡时将套管口压在身下,造成窒息。
(2)为病人洗澡时,注意防止水喷溅到气管导管内,或水进入气管导管内引起呛咳、窒息等意外情况。
(3)应防止异物、爬虫等进入气管导管内,引起呼吸困难或窒息。
(4)应鼓励病人咳嗽,增强自我排痰的能力。病人、家人和照护者应学习正确的吸痰方法,准备20毫升的一次性注射器或家用简易吸痰器,根据内套管管腔的大小选择适宜的硅胶管、生理盐水,以备吸痰时用。吸痰时家人或照护者应仔细观察病人的呼吸音变化,当出现痰鸣音时及时吸痰,吸痰时注意控制吸痰管进入的深度,避免损伤气管内黏膜。一次性注射器和吸痰管应一用一更换。
2.气管内滴药的护理
气管内滴药可以湿化痰液,使其不易形成痂块,有利于痰液的及时排出,同时具有抗炎和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
(1)湿化液多采用生理盐水20毫升、α-糜蛋白酶5毫克、地塞米松5毫克配制。
(2)照护者可根据痰液的黏稠程度每隔l—2小时气管内滴药1次,每次1毫升。
(3)滴药后注意病人有无呛咳或呼吸困难。
3.清洗内套管
(1)方法:拔出内套管时一手按住外管的双耳,另一手旋开外管口上的活瓣再将管取出,操作要轻柔,否则有将外管一并带出的危险。
(2)消毒:清洗内套管时先清除管内的痰块及其他堵塞物后,再煮沸消毒30分钟,每日3次或4次,待套管冷却后再上管。每次取出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3)注意事项:内套管上管前应检查套管质量,防止套管焊接处断离,造成气管异物;避免套管变形,造成无法上管。
4.更换气管垫的方法
将污染的气管垫取下,用75%酒精棉球或碘伏消毒切口周围皮肤,轻轻地垫上无菌纱布垫。
5.紧急情况的处理
(1)呼吸困难的处理:如发生呼吸困难,照护者应拔出内套管,若呼吸困难缓解则为内套管被分泌物堵塞,应清洗消毒内套管后重新放入;若呼吸困难不能缓解应滴入0.9%生理盐水加糜蛋白酶、地塞米松化痰,多能缓解呼吸困难。若仍不能缓解应立即送医院。
(2)伤口出血或痰中带血:吸痰时剧烈咳嗽,痰中可带少量血丝,如伤口出鲜血或气管套管内涌出大量鲜血则为危险征兆,应立即送医院。
(3)伤口周围溃烂:多为套管与分泌物刺激所致。可用0.9%生理盐水蘸棉球擦洗干净,涂以0.5%碘伏,并保持所垫纱块清洁干燥,及时更换纱块。若伤口裂开,糜烂发臭,应请医生诊治。
(4)气管脱管是气管切开术后最危险的并发症,必须严加防范。应有专人看护,随时检查系带的松紧度,防止病人烦躁时自行拔管。照护者拔出内套管时,应采用正确的拔出方法,避免将外管一并拔出。若出现脱管,则应采取果断的措施,立即将外套管插入管芯,沿形成的瘘道插入气管,呼吸困难多可缓解。若瘘道未形成或插入困难,则必须抓紧时间立即就医。
症状勤观察
1.观察有无呼吸困难,病人有无痰鸣音、憋气、发绀现象,气管导管口无气流等表现。
2.有无伤口出血或痰中带血现象,如吸痰时病人剧烈咳嗽,痰中带血丝,甚至伤口出鲜血或气管导管内涌出大量鲜血。
3.观察伤口周围有无发红、肿胀、溃烂现象。
4.观察有无气管脱管,如病人自行将导管拔出或系带过松导管滑出等情况。
用药小锦囊
1.常用的药物
地塞米松、α-糜蛋白酶气管内点药、气道雾化、75%酒精或碘伏消毒切口。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
酒精刺激引起咳嗽。
3.使用药物注意事项
(1)气管内点药时应取下注射器针头,以免针头掉入气道内,造成气管异物。
(2)酒精或络合碘消毒切口时注意不要太湿,以免引起咳嗽。
心情巧放松
长期带管的病人因不能讲话,会出现烦躁情绪,病人可学会用手指堵住导管口进行短语交流,或用手势、笔进行交流。出现呼吸困难时或脱管时要镇静,精神高度紧张更易导致喉、气管痉挛,以至缺氧症状加重,所以必须保持稳定的情绪。
就诊有诀窍
1.定期复查,气管切开术后带管的病人应遵医嘱坚持定期复查,检查气管切开瘘口,以及气管导管及原发病的治疗情况。外套管应4—8周更换1次,以防止周围伤口糜烂脱落物进入气管内。
2.原发病解除后,争取尽早拔管,因长期戴管可导致肉芽增长、软骨软化、管壁塌陷等并发症发生,并形成依赖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