泪道狭窄或阻塞
39.泪道狭窄或阻塞
由于炎症、肿瘤、疤痕粘连、异物梗阻等使泪道排泪功能障碍,泪液部分或全部不能导流入鼻腔而致泪溢,称泪道狭窄或阻塞。先天性阻塞通常是出生时鼻泪管下端仍有一黏膜皱襞部分或全部遮盖鼻泪管开口,一般在出生后数月内可自行开通。鼻导管下端发育不全,没有完成“管道化”,或留有膜状物阻塞是婴儿泪溢的主要原因。中老年人泪溢多与功能性或器质性泪道阻塞有关,也可能与沙眼、泪道外伤、鼻炎、鼻中膈偏曲、下鼻甲肥大等有关。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饮食护理
多吃水果,禁酒戒烟,不饮浓茶、咖啡,禁食辛辣上火和不易消化的食物,适宜清淡饮食。
不用脏手揉眼睛
2.注意眼部卫生,及时清洗眼部分泌物,不用脏手揉眼睛,勤剪指甲,饭前便后洗手,接触钱物后要洗手。
3.不要到风沙大的地方去,以免加重流泪。
(二)对症护理
1.局部点抗生素眼药水。如果局部点药,症状仍未缓解,可以去医院冲洗泪道。如果使用药物治疗和冲洗泪道均无效果,则可采用泪道探通术,用探针将薄膜刺破,使泪道通畅。
2.如探通不成功可行泪道置管术,极少数患儿是由于鼻泪管骨性狭窄造成泪道堵塞,这就要考虑行鼻腔泪囊吻合术或者其他的方法。
3.避免到有风沙的环境中去,以免增加溢泪。
4.避免情绪刺激,及时清除眼部分泌物。
症状勤观察
1.先天性阻塞通常由于覆盖于鼻泪管鼻侧末端的Hasner瓣发生膜性阻塞所致。患儿出生后不久出现溢泪症状,单眼或双眼发病,泪囊若继发感染,可出现黏脓性分泌物,形成新生儿泪囊炎。
2.成人由于泪道阻塞或狭窄引起的器质性溢泪,多见于中年人,最常见原因为肿瘤或泪道中存在泪石,女性较男性更易受累,表现为泪液分泌物和泪囊隆起,最终形成泪囊炎,患者泪道阻塞时,在刮风或寒冷气候中症状加重。
用药小锦囊
1.常用药物有抗生素眼药水、硫酸锌等。
2.常用药物的副作用:产生局部刺激症状。
3.使用药物的注意事项
(1)用拇指或十指指腹压迫泪囊,按在宝宝的鼻根及眼睛的内眦中央的部位,往眼睛的方向挤压脓液,宝宝的眼角会有一部分脓液流出,家长应为宝宝擦干净,再点眼药。
(2)功能性泪溢可试用硫酸锌及肾上腺素溶液点眼,以收缩泪囊黏膜。
心情巧放松
积极诊治,大多数可以痊愈。
就诊有诀窍
1.初诊:患者发生溢泪时,即应该就诊。
2.复诊
手术病人术后1周、1个月、3个月、6个月复诊,每次复诊要予以冲洗泪道和结膜囊冲洗,避免感染。
预防早知道
1.保持眼部清洁卫生,不用脏手或脏毛巾擦眼睛。
2.及时彻底治疗沙眼、睑缘炎等眼外部炎症。
3.有迎风流泪的病人,尽早到医院检查,及时治疗。
4.有鼻中膈偏曲下鼻甲肥大或慢性鼻炎者应尽早治疗。
5.饮食以清淡为主,多补充维生素A,多喝水,用枸杞泡茶。
6.在风大的天气里外出应注意护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