咽异物及食管异物
17.咽异物及食管异物
咽异物及食管异物在耳鼻咽喉科各类异物中最为多见。
护理小贴士
(一)日常照护
1.衣着护理
3岁以下孩子,尽量选择纽扣少的衣物,防止孩子口玩纽扣导致咽异物。
2.饮食护理
切勿匆忙进食;进食时切勿哭闹或大笑;进食有骨头的食物如鱼等要小心剔除鱼刺;有假牙的病人尽量避免进食黏性大的食物,以免食物粘住假牙坠入下咽或食管。
3.环境
家长一定要注意保持周围环境的安全,对容易塞入口中的小物品不要放在孩子容易触到的地方。
挑鱼刺
(二)对症护理
1.异物刺痛感的护理
(1)病人要放松,不要过于紧张、焦虑。
(2)对于咽异物及食管异物的病人,切忌用饭团、韭菜、馒头等强行下咽,更不能采用喝醋的方法企图将异物软化,以免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难。
(3)口咽部异物,如鱼刺、骨刺等很容易刺在口咽部扁桃体或其他附近组织上。处理时,一定要对着充足日光或灯光,光线能直射在口咽部。令病人张口,安静地呼吸,最好用压舌板或用两根筷子代替压舌板轻轻将舌头压下,使咽峡部暴露清楚,如果是鱼刺,往往一端刺入组织,另一端暴露在外,呈白色,用镊子钳出,否则应送医院处理。
2.吞咽困难的护理
(1)不要强行吞咽。
(2)保持情绪稳定。
(3)食管异物尽早在食管镜下取异物。确诊为食管穿孔、纵膈脓肿或怀疑有大血管溃破以及巨大异物无法从食管镜下钳取者,均应尽早请胸外科抢救处理。
3.吞咽疼痛的护理
(1)保持镇定的情绪,减少恐惧。
(2)尽早到医院将异物取出。
症状勤观察
异物进入咽部或食管后,有下列症状:
1.咽部异物时有异物刺痛感,在吞咽时症状明显,部位大多比较固定。如刺破黏膜,可见少量血液。较大异物存留下咽,可引起吞咽及呼吸困难。因咽部异物而发生咽后脓肿或咽旁脓肿,会出现颈部肿胀、高热。
2.食管异物病人会出现吞咽困难,如为塑料薄片、硬币类异物,病情轻微者,仍可进食少量流质或半流质。如异物较大、尖锐或合并感染者则可出现吞咽困难或张口流涎现象。
3.食管异物的主要症状是吞咽疼痛,在吞咽时疼痛加剧。如合并感染,则有发热,甚至出现菌血症等中毒症状。
4.尖锐异物随吞咽运动可刺破食管壁,进而刺伤或刺破邻近的大血管,会出现吐血、呕血、黑便等情况。
用药小锦囊
详见“呼吸道异物”用药的相关内容。
心情巧放松
病人因吞咽疼痛、吞咽困难、出血而出现恐惧、烦躁情绪,家属应做好安抚工作。
就诊有诀窍
1.急诊
一旦出现咽异物及食管异物,应立即到耳鼻喉科就诊,将异物取出。
2.复诊
异物取出后,一般不须复诊;出现颈部肿胀、吞咽疼痛加重、发热等情况应复诊,谨防脓肿出现;出现黑便、吐血应及时复诊,谨防异物致大血管溃破。
预防早知道
1.养成良好的进食习惯,应在餐桌上进食,避免进餐看电视、看书或走动等不良习惯,进餐时应集中注意力,勿讲话、谈笑。
2.进食切忌匆忙,应细嚼慢咽,忌用带刺或碎骨的鱼汤、鸡汤等与米、面混合煮食。
3.老年人的假牙要严防脱落,进食要留心。
4.老人、小孩尽量避免进食黏性食物,对大块鱼、肉或整蛋等食物一定要切碎后再进食。
5.教育儿童不要将各类物体放入口中玩耍。
6.异物误入后要立即就医,切忌用饭团、韭菜、馒头等强行下咽,更不能采用喝醋的方法企图将异物软化,以免增加并发症和手术困难。